四、需进口的物资

四、需进口的物资

从月尘土中提取出的各种物质中,铝与钛是建造釆矿飞船的主体材料。铀与钍是核反应堆燃料。稀土号称合金钢的“维生素”,是永久磁体的主要成分。这些都是紧俏物资。

但也有东西富余得令人发愁。例如:每年富余200万吨氧气。如让它自由充斥在太空城里,会使太空城气压飇升,出现“氧中毒”!在这种高压、近乎纯氧的环境中,铁灶台、铁锅都能点燃,爆发出耀眼的火星;铝锅、铝壶在这种环境燃烧,会发出白亮的光,连厨房花崗岩台板都能融化……显然把纯氧随意释放在空气中,行不通。

解决办法之一是:把这些氧冷到零下183摄氏度,液化贮存。但需要800个游泳池大小的贮藏罐才能装下。液态氧保存不易,成本太高;如果把这些氧当作废气排放到宇宙空间,又太可惜!

较好的办法是:从地面进口液化天然气作燃料,燃烧后正好产生基地紧缺的水和二氧化碳。而水的贮藏就简单多了。基地每年多出225万立方米的水。这些水电解生成氢和氧,是往返基地与系留卫星间运输飞船的燃料。进口天然气会造成基地碳元素偏多。不过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转化为木材,木材干馏为木炭。可作碳纤维的原料。为此,系留卫星还建有碳纤维的生产工厂,以满足釆矿飞船捕获小行星的需要。

基地还需要大量氮气,用以稀释空气中的氧,降低失火的风险。但直接运送液态氮,除了在运输过程中要不停地开启制冷机外,而且装液态氮的容器十分昂贵。如果把氮气压缩到钢瓶中运输,所装氮气重量,通常不足钢瓶的十分之一,同时危险性大。用尿素替代氮气,不仅运输方便,运来后可先作为肥料卖个好价钱。至于贮藏氦-3的方法,就是直接释放在基地的空气中。因为要跨入用氦-3进行核聚变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