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秋桂香——献给童年的桂花糖和树下微笑的外婆
徐沁钰
桂花大概成了秋天的标志,每次嗅到那桂花特有的香,便能发觉,秋天已降临在我们身边。自然,我的回忆也随着一起来了。
微带凉意的秋风中,桂花悄然绽放。一点点金黄散落在丛丛碧叶中,好像含羞的少女。这桂花一簇簇地集聚在枝头,这样多,这样盛,几乎压弯了枝条。阳光不再是夏天那样毒辣,只是柔柔地覆在这些小小的精灵上。分明只有黄色,但是在阳光下它仿佛成了光滑可鉴的丝帛,金黄、鹅黄、嫩黄抑或橘黄零乱地落在这丝帛上,好像是画家打翻了调色盘。每一朵花都有它独特的姿态,虽无比渺小,但却又那样精致,叫人心痒痒,想去抚它一把。
桂花没有梅的“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也没有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百花中,她大概是极平凡的,没有艳丽的色彩,没有超凡的品格。而它的香,却是拔头筹的。细腻中带点娇婉,娇婉中带点清雅,浓而不烈,艳却不俗,可谓是大自然的香料,清新脱俗。拈那么两朵,只需轻轻一嗅,一股极淡的香便钻进鼻子里,叫人神清气爽。做一个香袋,揣在身边,那香便长久不散。
小时候外婆家门口有一棵很高的桂花树,大概是金桂。墨绿的叶,浓黄的花,虽比不上牡丹、玫瑰之流,却也赏心悦目,难得的是它香,家住三楼,风吹进窗来,夹着一缕专属桂花的香,极为惬意。
每当它柔和清淡的香随风入室,我便开始计划着桂花汤圆、桂花酒酿、桂花糕……接着就带上一个透明的瓶子和一些白糖,与外婆一块儿去采桂花。
踮起脚尖,探长胳膊,用力地仰着脖子搜寻躲藏在浓密枝叶后的花朵。轻轻地顺着枝头捋上一把,一小撮桂花便落在了掌心,轻轻拣去了小枝和枯花,小心翼翼地铺到一层白糖上。外婆执着瓶子,一边帮着我传递采下的桂花,一边加进白糖,脸上挂着慈祥和煦的笑容,瞧着自家丫头手脚麻利又急切地采着、拣着。
阳光真暖,瞧那一瓶子雪白和金黄,打开盖子,一股掺着甜味的花香冒出来,真是极有成就感的。吧嗒两下嘴,似乎桂花糖的香甜已落在唇间、舌上,年幼的我不禁傻傻地笑了出来。
场景又转移到了外婆的厨房,氤氲的热气中,外婆和蔼的笑容若隐若现,那一锅汤圆却分外清晰。一只只圆滚滚、白嫩嫩的汤圆在沸水中上下翻腾,配上桂花糖,光是闻起来就足够诱人了。真想直接捞一个吃啊!外婆舀起一只热腾腾的汤圆,送到我嘴边,笑意盎然中,香醇的芝麻汁儿烫了嘴,桂香洋溢在鼻间口中。那真是无比幸福的味道!
正因如此,它成了我最爱的花。李清照应亦是极爱桂花的,否则也不会吟出“自是花中第一流”的句子来。古往今来桂花香衔在人们口边,不知他们的童年有没有一位笑着的外婆和那诱人的汤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