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位老师

我的两位老师

郑睿妍

我最难忘的是我小学六年级时的两位语文老师。一位姓周,一位姓徐。

周老师的右嘴角边有一颗黄豆大小的黑痣。在我的记忆中他是一个很高大的人。我的父亲与他是二十多年的好友,小时候我常常坐在他的肩膀上,他的肩膀很宽,很高,坐着很踏实,我从不担心会从上面掉下来。后来他成了我的语文老师。

考试前夕,信心几乎被打得全盘解散。他把我喊到了一个没有人的小办公室。我的手指紧紧地揪着袖子,不敢抬头看他。“老师相信你可以的!”低沉而坚定的声音在我头顶响起,我的内心咯噔了一下,缓缓抬头对上了他那双充满信任、肯定的眼睛,里面的光芒如蓝宝石般耀眼。我是多么幸运啊,一个连自己都放弃了的人,别人还如此地信任着。我也开始反思与悔恨,自己为何就轻言放弃,眼眶渐渐蓄满泪水。

在校内汉字听写大赛报名时,我如飞虫对火那般,渴望去参加,可是面对其他高手我又退却了。他拿着报名单指着我说:还缺一个人,你去参加。经过三轮选拔,留下了二十余人。第三轮留下的,是可以参加“汉听”培训的。遗憾的是,我并不在其中。晚上,父亲告诉我,我也可以去参加培训。很久之后我才知道,他怕我在台上失了面子,所以没有让我继续比下去,但是培训我可以和他们一样去参加。这是他告诉爸爸的。

很可惜,很可惜,后来他不知什么原因调走了。但徐老师悄然莅临了我的生命。

八月下旬,我如期去参加“汉听”的培训。据说这位培训的徐老师是一位文学造诣极高,知识极为渊博的人。我想,像这样的大师是不会欣赏走后门的学生的吧。我变得焦虑,有些担心。出乎我意料的是,在开学前几天,她发来了一条短信:欢迎郑睿妍同学来参加汉字听写培训。这位素未谋面的老师如此细心,她维护了一个学生敏感又脆弱的心灵与小小的自尊。在一个好强的孩子的眼睛里,这样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伟大啊。我开始期待与她的见面。

终于,我见到了她。她与想象中的差异很大,并不像三毛书中的那样:高跟鞋,窄裙,花衬衫,卷曲的头发,口红,项链……她穿着一身淡雅的中式复古长衫,脑后盘着一丝不苟的头发。

她异于普通的老师,她并不古板,教学很新颖,很有趣。她会和我们交流表情包;有学生爆粗口她会让我查一下字典,好好理解这个词的真正意义;她会教导我们假如喜欢谁就去找她,她给上上课;我去套她话,她嘴巴总是比脑子快……

她真的很随和,就像一个老朋友。

不知我前辈子积了多少福,可以遇见这样两位老师,真的很感谢,很庆幸。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