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地质地貌
哈巴湖保护区地处鄂尔多斯台地西缘,在祁连山、吕梁山、贺兰山的山字形构造的脊柱部位,地质构造划分为布伦庙—镇原白垩纪大向斜和贺兰山—青龙山的褶皱带的两个互层带。
哈巴湖保护区境内出露的地层,以第四纪地层分布最广,前第四纪地层以白垩纪为主。第四纪地质分布很广,覆盖在前第四纪之上,受前第四纪地质构造控制,分布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前第四纪地质在保护区内出露地表的岩性,主要以下白垩纪为主,下白垩纪分布走向与南北向分水岭平行,分布在该区大部分地区,下白垩纪又分为泾川组、罗汉洞组、环河组、宜君组、华池组。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城南管理站一带有元古代石英岩出露地表,属元古代晚期的震旦纪;古生代奥陶纪的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出露于萌城沙坡子一带,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均有出露,其中以下白垩纪地层分布最为广泛,为各类陆相沉积地层,下白垩纪分布走向与南北向分水岭平行,分布在保护区的大部分地区;新生代以第四纪分布最为广泛,第三纪地层仅有下第三纪的渐新世出露,分布于二道湖管理站以东地带。
哈巴湖保护区主体位于盐池县北部的鄂尔多斯缓坡丘陵区,大部分为缓坡滩地,中部有两道黄土梁地,分别构成盐池县中北部南北向和东西向分水岭,其中南北向分水岭南起青山,经刘窑头、聂记梁,直至苏步井双井子梁出县境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长70 km,宽3 ~5 km,海拔在1500 ~1800 m;东西向分水岭东起八岔梁,向西经大墩梁、鸦儿沟到西狼洞沟,长68 km,宽2 ~8 km,海拔1421 ~1652 m。
哈巴湖保护区地貌可分为五类,分别为侵蚀高坡丘陵、缓坡丘陵、平坦洼地、河流冲沟和起伏沙丘。其中,侵蚀高坡丘陵主要分布在哈巴湖管理站和柳杨堡管理站,平均海拔高度1450 ~1650 m,有的丘陵顶部侵蚀严重,基岩裸露,宽阔平坦,但低凹处黄土覆盖较厚,丘陵两翼冲沟发育,尤其南北走向的分水岭东侧,切割密度和深度较大;缓坡丘陵主要分布在二道湖管理站、城南管理站、高沙窝管理站,平均海拔1400 ~1550 m,相对高差多在50 m 以下;平坦洼地主要分布在城南管理站、哈巴湖管理站和骆驼井管理站,地势极为平坦,低洼处常形成积水湖泊;河流冲沟分布在南北走向分水岭之东,冲沟多为季节性河流,流入平滩或湖泊消失;起伏沙丘为保护区主要地貌类型之一,包括流动沙丘、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各类沙地植被类型和土壤水分状况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