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 文化服务功能

3.6.4 文化服务功能

(1)景观游憩

哈巴湖保护区主要在哈巴湖管理站开展荒漠旅游。

相较于其他管理站,哈巴湖管理站的自然状况、旅游资源、人文景观和交通条件等较其他管理站更适于开展荒漠旅游,每年最多可接待游客64 万人次,可为50 人提供荒漠旅游管理工作岗位,并可为300人提供荒漠资源管护工作岗位。高沙窝管理站、柳杨堡管理站、骆驼井管理站、城南管理站和二道湖管理站分别为41 人、66 人、60 人、41 人和30 人提供荒漠资源管护工作岗位。

哈巴湖管理站之外的其他管理站,尽管同样具有较好的荒漠景观和旅游资源,但受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基础设施条件约束,尚未形成荒漠旅游优势。因此,今后应进一步完善哈巴湖管理站的荒漠旅游软硬件环境建设,深度挖掘荒漠旅游优势,为旅游资源高效开发、区域经济绿色发展和周边群众持续增收创造条件,形成以利用促保护的新局面,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同时,要切实做好哈巴湖管理站荒漠资源管护工作,确保在开展荒漠旅游和生态观光的过程中,荒漠资源能够得到应有的保护,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科学教育

哈巴湖保护区开展科学教育的基地,主要有保护区博物馆和北京林业大学盐池生态站。

保护区博物馆位于哈巴湖管理站,建筑面积2942.90 m2,是保护区开展荒漠生态系统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已被有机整合到保护区荒漠旅游资源体系之中,便于实现荒漠生态旅游和科普教育的有机结合。

盐池生态站位于二道湖管理站,建筑面积1000 m2,野外试验示范样地面积约50000 m2,是保护区开展荒漠生态系统过程和荒漠化防治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试验示范的主要场所。同时,盐池生态站还针对到站考察参观的不同受众群体,积极开展荒漠化防治、荒漠生态系统保育、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和科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