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主要数据源
(1)保护区荒漠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调查数据集
哈巴湖保护区作为以复合型荒漠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通过保护区内的林地资源清查、综合科学考察等,获取林地资源、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土壤类型及养分、水资源、湿地资源等数据资料。同时,保护区通过挖掘自身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资源,开展荒漠旅游,促进荒漠就业。此外,保护区利用博物馆、盐池生态站等科普基地开展科普宣教,积累了部分文化服务方面的统计数据。
(2)保护区荒漠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数据集
哈巴湖保护区荒漠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监测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宁夏盐池生态站及其辅助观测点的监测结果,依据《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技术规范》(LY/T 1752—2008)、《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T 1698—2007)、《干旱、半干旱区荒漠(沙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T 2092—2013)等标准规范开展观测,已形成保护区荒漠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数据集。该数据集主要包括:荒漠生态系统年降水量、年大气凝结水生成量、年蒸散量、固沙灌木林年净生产力、单位面积林分土壤年固碳量、荒漠土壤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等。
(3)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社会公共数据集
本次评估工作,采用的社会公共数据,主要来源于权威机构公布的相关数据,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碳排放交易网、宁夏回族自治区物价局、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盐池县人民政府及盐池县统计局等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或公报数据等。
(4)相关文献资料
开展保护区荒漠生态系统生态服务评估工作,除采用长期定位观测数据集、自然资源定期调查数据集、社会公共数据集之外,尚有极少量评估参数难以获得。为提升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本次评估工作中大量检索、阅览了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相关的专著、报告和论文等资料文献,作为部分评估参数确定过程中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