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荒漠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征
根据《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6—2025)》及保护区生态地理区位,保护区最主要的保护对象,即为毛乌素沙地西南缘典型的荒漠草原—湿地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主要由荒漠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等组合而成。
保护区气候条件和土壤具有较为鲜明的荒漠生态系统特征。从土地利用状况来看,保护区内还分布着一定数量的耕地,因而保护区除具有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特征之外,还兼有农田生态系统的成分。保护区的荒漠生态系统可视为复合型荒漠生态系统,一些湿地等成分的生态服务功能,需在荒漠生态系统支持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发挥,因此也应综合考虑,并纳入本次评估范畴。
保护区内天然植被以荒漠和草原为主,并且与天然湿地植被和人工林交错镶嵌分布,形成高度异质性的复杂植被景观格局。根据《中国植被》的植被分类标准,保护区现有5个天然植被型(灌丛、灌草丛、草原、荒漠、草甸和水生植被)和1 个人工植被型(人工林),12 个植被亚型(如温性灌丛、温性灌草丛、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灌木/半灌木荒漠、典型草甸、盐生草甸、沉水水生植被、挺水水生植被等),20 个群系组(如沙地灌丛、盐生灌丛、沙生灌草丛、丛生禾草草原、杂类草草原、半/小灌木草原、荒漠化丛生禾草草原、草原化小灌木荒漠、半灌木荒漠、根茎禾草草甸、须根禾草草甸、须根非禾草草甸、丛生禾草盐生草甸、一年生盐生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等)和42 个群系。由此可见,保护区植被类型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复合性特征。
因此,在保护区荒漠景观背景之下,兼有森林景观、湿地景观、草原景观、农田景观等,具有较高的景观丰富度和破碎度,可为众多生物栖息繁衍提供理想场所,也为适度开展生态旅游创造良好条件。鉴于保护区生态系统具有的高度复合性,在进行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类型及其主要生态服务供给,以便科学合理地开展评估工作。在对保护区荒漠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进行科学评估基础上,对保护区人工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进行补充评估。通过对荒漠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结果进行汇总,最终获得保护区荒漠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结果。
由于保护区内各类生态系统交错、镶嵌分布,一些景观斑块缺乏明显的边界(或边界不稳定),所以在进行生态系统评估时,要妥善处理评估内容的重叠部分,避免产生重复评估问题。一些生态服务功能不宜在两个或多个生态系统中拆分核算时,仅在重点生态系统中进行评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评估,不仅要对植物多样性维持功能进行评估,还应考虑对动物多样性维持功能进行合理评估。
总之,保护区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应做到实事求是、科学合理、有理有据,不仅要获得准确的评估结果,还要为这类复合型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提供创新性评估方法和探索性研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