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前言
译者前言
莫拉维亚是意大利著名作家,曾任国际笔会主席。原名阿尔贝托·平切尔莱。一九〇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出生于罗马一个富有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酷爱文学。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在世界文坛得到很高的声誉。
他的小说《冷漠的人们》、《假面舞会》、《乔恰拉》是反对、嘲讽法西斯主义的名作。由于他不愿意同墨索里尼政府合作,多次被迫出国。《天堂》、《内在生活》则是他揭露资产阶级丧失一切理性,采取各种手段追求享乐的作品。作品通过富豪们的遭遇和感受,反映资产阶级舒适、富裕的物质生活同空虚的精神生活之间的对立。嘲讽资本主义种种畸形现象。
他善于用敏锐的眼光和冷静的头脑去分析社会。注重细致的心理分析,采取客观主义的描写,表现普通人的希望和痛苦。
本书是他的力作。题名恩爱夫妻,实际也有并不恩爱的时候。作者着意指出,夫妻之间的真正爱情是应建立在互相理解基础上的。
书中描写一位富有的意大利青年作家,在文学创作上充满了野心,可是又缺乏第一流作家所应具备的天才与素质。经过十载寒窗的写作练习,仍然抛不出象样的作品。他的妻子丽达,美丽而又充满柔情,使他沉浸在爱河中不可自拔,遂想辍笔不耕,在夫妻恩爱中度过无所作为、舒适的一生。当丽达得悉自己心爱的丈夫有这种念头时,便断然提出自己愿意牺牲夫妻生活的乐趣,使丈夫能在清静中构思、运笔,继续写下去。
毫无疑问,丽达的感情是纯朴、真挚的;为丈夫的事业不惜弃置眼前的幸福也是理智的。可感情有压抑的时候,理智有逾越的时候,性本能的爆发却可以掩盖感情于一时,蒙蔽理智于瞬间。而性爱偏又不等同于心爱,甚至起源于最初的憎恨,导致最终的厌恶。这种理智、感情与性本能间错综交织的复杂、微妙的关系,是很难一语道破的。作者就事实真象细加剖析,不夸张,不隐讳,信笔写来,极其自然。
当然,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夫妻之间的理解也要“很长时间”。作者借书中男主角的口叹息说:“我不仅要知道魔鬼被人认识的一面,还要知道尚未被人认识的一面。”不是颇多感慨么?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得到叶玉钧同志和许光洁同志的大力协助,在此谨表谢忱。
译 者
一九八六年于长沙晓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