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庭流芳”赵松庭竹笛国际艺术中心师生专场音乐会

“松庭流芳”赵松庭竹笛国际艺术中心师生专场音乐会

2019年7月2日,适逢莲花盛开的时节,东蠡湖畔,“松庭流芳”竹笛专场音乐会在无锡大剧院圆满奏响。谈及无锡,赵松庭竹笛国际艺术中心尚未成立前,不少师生早已与这个城市以及“听雨杯”笛管乐类的赛事结缘。

2005年7月中旬,第一届“听雨杯”海内外竹笛邀请大赛开幕之际,俞逊发先生担任总召集人和比赛评委并命名了该届赛事。

艺术是为了陶冶人的情操、培养高尚的品德、追求真善美的美好人生。莲花出淤而不染,留得残荷为听雨——不言而喻是提升自己修养的最好写照,充分体现了渡人渡己的崇高境界。艺术是人与自然和谐完美的结晶,“听雨”正是呈现了人与自然有情的对话。

台湾琴园国乐团团长林谷珍先生评论俞先生是“人文吹笛,吹笛文人”“是我们民乐界、笛坛的一块瑰宝”。“听雨杯”的延续,亦为纪念俞先生,更是为广大笛箫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的同时,探求“笛艺在笛外”的那份情怀,感悟生命以外还有“生命”与精神。

整场音乐会以独奏、重奏以及齐奏多种形式演绎,曲风多样。有吴樟华教授演奏的《幽兰逢春》;赵琦老师演奏其与孔德杰原创作品《秋瞑》;屠靖南老师独奏雁飞篪作品《雁南飞》;杜如松教授携毛泽楠、丁建、吴大伟、李佑、徐睿涛、覃大滨齐奏《二凡》;韩慧慧演奏杜如松教授原创作品低音笛曲《扁舟载月》;王丹骅演奏《梆笛协奏曲》第一乐章;游子翼演奏刘铁男原创作品《春悟》;陈霖坤演奏《春风夜雨情》;朱云骄和朱超威带来竹笛二重奏移植作品《流浪者之歌》;毛泽楠、丁建、吴大伟、李佑、徐睿涛、覃大滨齐奏《寒江残雪》,最后由全体演奏师生齐奏《三五七》。

赵松庭竹笛国际艺术中心自成立以来,亦是以“继承大师笛文化,弘扬国乐文化,提高学院知名度,立足杭州,逐步走向国际艺术舞台”为宗旨,传承和发扬赵松庭先生的艺术风骨,继承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培养更多的竹笛演奏艺术人才。

空心一支竹,吹笛气行间。笛声扣响了每个人内心的窗户,师辈们吹诉对赵松庭先生的追思,以乐音阐述乐曲内涵,学生们吹得直抒胸臆,文人墨客吹出的是诗词歌赋,民间雅客演的是江南小调。笛在每个人的手中,尽展风华亦有纯粹,筱声已远,余音绕梁,随风音远水云间,悠然一人独吹笛。站在舞台上的中心师生,是将这几年中心成立以来的教学成果向学院、业界递交的一张答卷,或许这份答卷并非绝对完美,但是这份答卷却是我们习笛之路上重要的阶梯,代表着一直以来坚守的这份赵派传承,亦通向我们每一个人所向往的发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舞台实践开阔眼界,反思与学习,运用到自己身上,自己的专业中。沉思、尝试、沉淀,经历着一个特别而又极为重要的时期,这或许是每一位笛者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正在前行的方向。

韩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