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笛音”——专访著名竹笛演奏家李镇教授

“草原笛音”

——专访著名竹笛演奏家李镇教授

李镇,1944年6月出生于山西省河曲县,幼年随父母迁居内蒙古。现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之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安徽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和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客席教授。曾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竹笛协会副会长、内蒙古歌舞团副团长、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等职。

李老师12岁学笛,1965年毕业于内蒙古艺术学校,师承刘兴汉、黄尚元等。其笛韵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音乐特色及歌唱性艺术风格。多年来屡次出访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蒙古、印尼等国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历经五十余年笛艺生涯的磨练与艺术沉淀,创立了风格独特的中国北方草原笛派。他创作和演奏的主要作品有:笛子独奏曲《鄂尔多斯的春天》《大青山下》《浩特篝火》、双笛膜低音笛曲《草原的思念》、笛子组曲《草原抒情》、笛子协奏曲《走西口》、巴乌独奏曲《牧歌》、埙独奏曲《敖包祭》等(含合作)。曾出版《李镇笛子曲选集》《李镇演奏笛子曲谱六十首汇编》、CD专辑《走西口》、磁带专辑《喜相逢》《帕米尔的春天》等。

其演奏在内蒙古和全国多次获奖,笛曲被海内外音乐院校列入教材并应邀讲学。曾于中国北京、武汉、杭州、西安、太原、兰州、香港、台北等地以及新加坡举行独奏音乐会,其笛曲《走西口》《大青山下》是国家文华奖笛赛、中央电视台笛赛、台北笛乐大赛、新加坡华乐大赛等赛事的指定曲目并担任多届赛事评委。

李老师创新的独具北方草原音乐风格笛子学派为内蒙古的民族音乐事业和中国的笛子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11月11日晚18点,在“赵松庭竹笛国际艺术中心成立两周年暨2017年中国竹笛教学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之后,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再次荣幸地邀请到李镇教授为国乐系学生就竹笛各方面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答疑解惑,此次专访在琴房进行。专访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生平与学习经历

李镇教授师承刘兴汉、黄尚元等先生学习笛艺,1965年毕业于内蒙古艺术学校。后师承新派笛艺宗师刘森老师,因此在他在保留蒙古音乐特色的同时,又将新派笛艺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演艺经历。李镇教授告诫我们,学习和传承笛艺的过程任重道远,需要勤奋研究,广收博采。他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提出早功的训练和坚持必不可少,并为学生提供了新的技巧练习方法,如拓展超高音范围、颤音(次数区分)、多种吐音等。

二、音乐风格与风格性技巧的使用

1.音乐风格。李镇教授的音乐主要分为内蒙古音乐和戏曲音乐两种风格,他所创作的内蒙古风格的曲目有:笛演奏曲《鄂而多斯的春天》《大青山下》《浩特篝火》《草原的思念》,笛组曲《草原抒情》,巴乌乐曲《牧歌》《达濑湖渔歌》,埙演奏曲《敖包祭》等。所创戏曲风格的作品有:笛协奏曲《走西口》,笛演奏曲《八板》等。他的作品除在内蒙古及中国全国的音乐竞赛中多次获奖外,还被许多艺术院校和团体做为教材。

2.风格技巧。在演奏的过程中,李镇教授的作品亦体现出有别于其他地域流派的风格技巧。李镇教授以《大青山下》为例,现场演示了“剁”“滑”“吐”“花”北派技巧,并通过速度不同区分了不同技巧快与慢的使用,强调了历音中手指的均匀,吐音训练要从力度、弹性、重音、碎吐、反吐训练等方面加强,滑音要从理解其从声腔音转化而来。通过李镇教授耐心详尽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对乐曲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和理解,由此可以充分地演绎出乐曲独有的韵味。

3.演奏方法。由于李镇教授亦有着长达五年的长笛演奏经历,在吹奏长笛的过程中颇有感触,将长笛的气息演奏方法运用到竹笛演奏实践中,实现了中西方吹奏乐器演奏方法的融会贯通。李镇教授强调,在吹笛喉头下沉,口腔打开的同时,保持口型不变。运用这种类似于长笛的吹奏气息,会使竹笛的音色更为轻柔。此外气震音在演奏中的运用更加丰富了乐曲的情感表达,这些演奏方法更能发挥出新派笛艺的歌唱性特征。最后李镇教授指出在竹笛超高音指法的探索中,亦是借鉴了长笛的高音指法。

三、实践性创新与对竹笛教学与演奏的探索

李镇教授不仅在笛的演奏和曲目创作上卓然有成,对于乐器的研究和改良方面也不遗余力,建树良多。早在1976年,他成功地尝试并推广以云南哈尼族乐器“巴乌”演奏蒙古族乐曲,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开发出以传统六音孔竹笛向超高音扩展七个音(纯五度)的指法,使其可用音域达到三个八度。其后经历四年时间,于1991年研制完成以环氧树脂(又称玻璃钢)为材料的笛子和双笛膜低单大笛系列,除保留竹笛传统的音色外,其笛身坚固不裂,音质好,反就灵敏且音准极佳,成功地解决了备受当今笛界困扰的干裂问题,获得1991年内蒙古文化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专利。

在此次访谈过程中,李镇教授亲手为学生制作了大G调双笛膜低音大笛,即在吹孔和膜孔中间下半孔的位置,开出小于膜孔的音孔,使学生们近距离地观察了双笛膜大笛的制作过程,了解了其制作原理。经李镇教授改造后的低音大笛音色更为透亮,发音更为灵敏。

此次专访,学生就自身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提问和交流,李镇老师耐心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受益匪浅。通过此次专访,学生不仅关注到不同的音乐风格,不同流派的碰撞和交融,而且深刻认识到在习笛的道路中离不开长久坚持,要虚心求教,坚韧不拔,勇于探索,为继承、发扬我国的笛艺文化而努力。

专访结束后,李镇教授向赵松庭竹笛国际艺术中心赠送了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李镇笛子曲选集》及《走西口》。这是李镇教授荣获当代新派笛艺大师草原新声创作精华金奖的作品的CD!

周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