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明章的制笛艺术——择笛与调音
2025年09月26日
应明章的制笛艺术——择笛与调音
2016年11月23日下午2点,应明章竹笛制作与调音讲座于浙江音乐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为我校竹笛艺术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桥梁。
应明章,1964年开始学笛,1968年进乐器厂工作,1977年又师从中国笛艺大师赵松庭,1980年进文艺团体工作。1984年在恩师赵松庭扶持下创办了佳音乐器厂,尤其在吹管乐器制作理论研究上更是得到恩师赵松庭的嫡传,成为众多成名学生中唯一从事专业制作研究乐器的弟子,中国杭州佳音乐器厂厂长。现杭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音乐家协会会员,浙江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竹笛协会理事,中国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杭州市民间工艺大师。
应明章老师首先从笛子的历史开始讲解,从河南舞阳县出土的贾湖骨笛开始,介绍了竹笛的历史与竹笛延续至今的发展过程,从古时的笛箫不分家,到唐汉的横笛竖萧,从古时不同朝代的多孔笛到现在最为普及的传统六孔笛。此外,还介绍了各种吹管乐的发声原理。
应明章先生接着又介绍了笛子的制作,先从笛子的材料入手,介绍各种可以用于制作竹笛的竹子的品种,竹子的老嫩程度,竹子的内部结构,竹子的内径大小;再介绍笛子的制作工艺,烤竹、开孔、定调、以及推算孔的大小比例等等专业的知识。
在讲座的尾声阶段,他又与在座的学生互动对学生提出的如何挑选笛子、吹奏、调音等问题一一解答,并建议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不忘乐器之根本,也应该对乐器的制作、调音、保养等关心关注,不应单单追求笛子上的技巧,也可以从别的地方触类旁通的汲取知识。
谭钰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