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18年“松庭流芳”青年竹笛名家讲座
2018年“松庭流芳”青年竹笛名家讲座
2018年10月28日至29日,第三届国乐艺术节“松庭流芳”青年竹笛名家音乐会与讲座活动在杭州举行。此次活动由浙江音乐学院主办,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浙江音乐学院赵松庭竹笛国际艺术中心承办。著名青年竹笛演奏家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吴樟华教授、中国音乐学院王华副教授、四川音乐学院石磊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胡玉林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王溪老师、浙江音乐学院赵琦老师受邀参加本次国乐艺术节。
2018年10月28日晚,松庭流芳青年竹笛名家讲座在浙江音乐学院国际交流中心报告厅进行,讲座由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赵琦老师主持。
讲座首先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吴樟华教授开场,吴樟华老师结合自己的学习及教学经历,讲述了自身与赵松庭先生及赵派笛艺的渊源;并列举了赵派代表作品《婺江风光》的创作源起及人文内涵,使听众对赵派笛艺及作品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最后吴老师提出:“在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同时,更应扎根民间,回归传统,是如今笛艺传承者的使命和责任。”
随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王溪老师讲述了北派笛艺的特点及技巧,如花舌、吐音、剁音、滑音等,并结合北派宗师冯子存先生的演奏特点做出示范。他将南北派笛艺及技巧进行融会贯通,提出:“着眼于赵派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同时掌握各种风格流派的特点。”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胡玉林副教授提出当代竹笛学习者在研习笛艺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身的能力(如基本功能力、社会舞台实践能力、个性发展能力),并讲解及示范了近现代的竹笛演奏技法,如三个八度演奏指法、一笛同时发多音等。
四川音乐学院石磊副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演奏实践经验,讲解了在不同的演奏场地需要注意的准备事项,以及不同风格流派需搭配不同的气息运用(腹颤音)。石老师提出:“竹笛是演奏的艺术,平时需多积累演出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传达音乐美感的能力。”
几位教师讲述至此,讲座已接近尾声,学生结合自身思想技术上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了踊跃发言和提问,教师就问题进行详尽的示范及讲解。
此次讲座,是赵派与各派的交流,也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横向与纵向的良性发展促进了赵派笛艺的进一步融会贯通。作为赵派笛艺的传承者,应扎根传统、不忘初心,谨记赵松庭先生的教诲,同时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吸收时代的营养。正如今日讲座的主题“松庭流芳”,使赵派笛艺不断传承,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