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二 同构图形法
实训准备
1.同形异构
创意看似无法可循,但在不断的设计探索中,设计师也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同形异构就是一种典型的图形创意手法,简而言之就是相同的图形利用不同的构成方法可以产生新的创意图形——在平面设计中主要是通过物体之间的联系,在基础形态不变的情况下,按照设计师的想法和设计主题,把一种形象逐步变化成另外一种全新的,甚至不存在于现实中的崭新形象。在设计过程中,运用此种方法时需要注意不同形象之间的相互转化,寻找其中有趣的结构变化,从而创作出有意义的创意。
同形异构是一种反规律性和反秩序性的创意手段。给已有的形态制造变异效果,产生了视觉的冲突,破坏了传统的视觉印象,但图形的意义得到延伸,也就赋予了图形新的解读方式。传统图形往往直白地表达内涵,图形的自身形式就是内涵的核心。而异构的图形由于加入另一个图形元素而改变了内在的结构,原来的图形轮廓不再是表达含义的核心,后加入的图形元素却成为主题解读的关键因素。
2.异形同构
图形创意的另外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就是异形同构。不同于同形异构不打破原始形态的轮廓,异形同构是指在同一画面中,将两种以上有着独立含义的形象素材,通过形的巧妙变化来打破原有的形态,按一定的规律,采用构成、排列与融合,通过“移花接木”来重新组成新的表现符号,表现多种语言和形态。简而言之,就是找到几种不同物质的共通点进行融合,从而得到另一种全新的能够表达作者情感的共同体,如图3-23所示。
图3-23 陈绍华(中国平面设计大师)系列作品
同构的重点在于“同”字,是将两个原来没有关系的图形重新组成一个新的、无中生有的图形。这种创意方法注重形与形之间的结构关系和对画面整体结构的经营。它更多地带有创意者的主观意识,强调不合理与合理之间的视觉联系。这种形式上的结构错乱引起了图形内涵上变化。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能够表达作者情感的共同体。这个新图形并不是原图形的简单相加。它产生了超越或突变,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予观者丰富的心理感受。
每两个不同物体之间都有着适于整合的共性,在不同事物中可以寻找共同点。显然,同构图形注重视觉意义上的艺术性和完整性,通过变形、假借、错位、结合等种种方法造出虚拟的物体。同构可以理解为一种形态换置,即将组成某物体的一部分元素与另一物体中的相似元素进巧妙替换,使之相互借用,同生共荣,也可以用具有立体感的多个物形或多种物形作为元素来构成奇妙的组合,形成新的异象,产生新的寓意和独特的视觉趣味。
以《人以食为天》(图3-24)为例,韩家英为诠释中国一代人都是伴随着食堂长大的,在父母的厂子里、求学时、在大学教书时,食堂的记忆都特别美好。对他而言,这是一个让人兴奋的视觉项目。他希望用一种比较意象的、象征的手法让观众看到当下中国社区的饮食文化。
图3-24 《人以食为天》(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海报)
一幅好的广告图形从创意设计角度必须经得起三个阶段的检验:首先,它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认同;其次,它能与同类广告展开竞争,并在同类广告中脱颖而出;最后,是成功广告的保持阶段,一幅好的设计作品必须能经得住市场的考验,如图3-25、图3-26所示。
图3-25 《麦乐送》广告
图3-26 TABASCO辣酱广告
实训步骤一:提取图像中所需素材
操作软件:Photoshop CC 2018。
我们使用Photoshop CC 2018简单地重新组合出新的物种,首先准备好两种动物的照片,将图片导入软件界面,使用工具栏中的钢笔工具抠出绵羊身体,如图3-27所示。
图3-27 素材图片
实训步骤二:素材的镶嵌拼接
在菜单栏中执行“选择”→“修改”→“羽化”命令,调整细节,擦去绵羊头部并与刺猬进行结合,最后完成作品,如图3-28所示。
图3-28 示范操作
实训小结
知识拓展:创意思维 导图法
同构图形是在广告设计运用中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在运用时必须做到自然巧妙。不少设计人员在做设计时,总是一味地将一堆相关元素胡乱地堆砌在画面上,最终端出一个看似华丽的拼盘,但这样的画面细看实在是索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