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单任务2 配置直连路由

工单任务2 配置直连路由

一、工作准备

想一想

1.直连路由之间使用哪种类型的网线?

2.用路由器连接的两台主机IP地址有哪些特点?

二、任务描述

任务场景

在R1路由上配置直连路由实现PC1与PC2之间的相互通信。设置R1路由器的F0/0和F1/0接口的IP地址分别为192.168.10.1/24和192.168.20.1/24,如图1-12所示。

施工拓扑

施工拓扑图如图1-12所示。

图1-12 施工拓扑图

设备环境

本实验采用Packet Tracer进行实验,使用路由器型号为Router-PT,数量为1台,计算机2台。

三、任务实施

(1)使用Packet Tracer搭建好拓扑图,使用路由器的型号为Router-PT。

(2)根据拓扑要求配置PC1和PC2主机的IP地址,如图1-13和图1-14所示。

图1-13 PC1配置信息

图1-14 PC2配置信息

(3)对路由器RA进行配置。

路由器设备名称配置:

路由器端口的基本配置:

查看路由器的路由表:

这里符号“C”表示直连路由,也就是通过开启端口自动生成的路由信息。本台路由的网段分别为192.168.10.0/24和192.168.20.0/24。

(4)在RA路由器上做ping命令测试。

写一写

写出在RA路由器上与主机2网关测试连通性的命令。

结论:

(5)在两台PC上使用ping命令做连通测试,如图1-15和图1-16所示。

图1-15 PC1测试信息

图1-16 PC2测试信息

四、任务评价

续表

五、相关知识

1.路由技术工作原理

所谓路由,就是指通过相互连接的网络把信息从源地点移动到目标地点的活动。一般来说,在路由过程中,信息至少会经过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通常,人们会把路由和交换进行对比,这主要是因为在普通用户看来两者所实现的功能是完全一样的。路由和交换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交换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发生在第三层(网络层)。这一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移动信息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两者实现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路由器内部有一个路由表,这个表标明了如果要去某个地方,下一步应该往哪走。路由器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首先把链路层的包头去掉(拆包),读取目的IP地址,然后查找路由表,若能确定下一步往哪儿送,则再加上链路层的包头(打包),把该数据包转发出去;若不能确定下一步的地址,则向源地址返回一个信息,并把这个数据包丢掉。

路由技术其实是由两项最基本的活动组成的,即决定最优路径和传输数据包。其中,数据包的传输相对较为简单和直接,而路由的确定则更加复杂一些。路由算法在路由表中写入各种不同的信息,路由器会根据数据包所要到达的目的地来选择最佳路径,把数据包发送到可以到达该目的地的下一台路由器处。当下一台路由器接收到该数据包时,也会查看其目标地址,并使用合适的路径继续传送给后面的路由器。依次类推,直到数据包到达最终目的地。

路由器之间可以进行相互通信,并且可以通过传送不同类型的信息维护各自的路由表。路由更新信息就是这样一种信息,一般由部分或全部路由表组成。通过分析其他路由器发出的路由更新信息,路由器可以掌握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链路状态广播是另外一种在路由器之间传递的信息,它可以把信息发送方的链路状态及时地通知给其他路由器。

2.路由选路原则

先进行最长匹配原则,满足后进行管理距离最小优先,依旧满足后,进行度量值最小优先。

(1)最长匹配原则。最长匹配原则是Cisco IOS路由器默认的路由查找方式。当路由器收到一个IP数据包时,会将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与自己本地路由表中的表项进行逐位查找,直到找到匹配度最长的条目,这称为最长匹配原则。

(2)管理距离AD最小优先。可以是多种路由协议的比较,也可以是同种路由协议的比较,比如双线出口所配置的两条默认浮动路由比较。

(3)度量值metric最小优先。如果路由协议不同,那么度量值不能做比较。比如rip度量值为跳数;ospf度量值为带宽。

3.路由器的命令行操作

要掌握路由器的配置,必须首先了解路由器的几种配置模式。路由器总的来说有4种配置模式: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其他配置子模式,如图1-17所示。在路由器各个不同的模式下,可以完成不同配置,实现路由器不同的功能。类似地,在Windows中打开不同的窗口,就可以进行不同的操作。

下面介绍路由器常见的几种配置模式。

(1)用户EXEC模式:这是“只能看”模式,用户只能查看一些路由器的信息,不能更改。

(2)特权EXEC模式:这种模式支持调试和测试命令,详细检查路由器,配置文件操作和访问配置模式。

(3)全局配置模式:这种模式实现强大的执行简单配置任务的单行命令。要返回特权模式,输入exit命令即可。

(4)接口模式:属于全局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可以配置接口参数。要返回全局模式,输入exit命令即可。

图1-17 路由器常见的几种配置模式

六、课后练习

1.以下不会在路由表里出现的是( )。

A.下一跳地址 B.网络地址 C.度量值 D.MAC地址

2.网络管理员需要通过路由器的FastEthernet端口直接连接两台路由器,应用( )电缆。

A.直通电缆 B.全反电缆 C.交叉电缆 D.串行电缆

3.在路由器中,决定最佳路由的因素是( )。

A.最小的路由跳数 B.最小的时延

C.最小的metirc值 D.最大的带宽

4.数据报文通过查找路由表获知( )。

A.整个报文传输的路径 B.下一跳地址

C.网络拓扑结构 D.以上说法均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