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单任务1 配置二层端口聚合
一、工作准备
想一想
什么是端口聚合?在二层交换机上创建AP,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写一写
写出将端口(3和4)加入端口聚合组1并开启功能的命令。
二、任务描述
任务场景
将PC1放入SW1的VLAN 10、PC2放入SW2的VLAN 10。在SW1和SW2的互连口F0/23和F0/24开启二层端口聚合,用于提高链路冗余和增加带宽,如图2-19所示。
施工拓扑
施工拓扑图如图2-19所示。
图2-19 施工拓扑图
设备环境
本实验采用Packet Tracer进行实验,使用的二层交换机型号为2950T-24,数量为2台,计算机2台。
三、任务实施
1.在交换机上创建相应VLAN
(1)在交换机SW1上创建VLAN。
(2)在交换机SW2上创建VLAN。
2.将交换机端口加入相应VLAN
(1)将SW1的端口加入对应VLAN。
(2)将SW2的端口加入对应VLAN。
3.SW1与SW2的端口聚合配置
(1)SW1配置。
(2)SW2配置。
4.验证
(1)查看SW1的端口聚合组情况。
“SU”标记表示在SW1上建立了三层聚合1组,端口为F0/23和F0/24。
(2)PC1 ping PC2。
PC1可以和PC2正常通信,实验成功。
四、任务评价
五、相关知识
1.端口聚合的概念
端口聚合又称链路聚合,是指两台交换机之间在物理上将多个端口连接起来,将多条链路聚合成一条逻辑链路,从而增大链路带宽,解决交换网络中因带宽引起的网络瓶颈问题。多条物理链路之间能够相互冗余备份,其中任意一条链路断开,不会影响其他链路正常转发数据。
2.二层链路聚合的基本概念
把多个二层物理链接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简单的逻辑链接,这个逻辑链接称为链路聚合。这些二层物理端口捆绑在一起称为一个聚合口(Aggregate Port,AP)。
AP是链路带宽扩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符合IEEE 802.3ad标准。它可以把多个端口的带宽叠加起来使用,形成一个带宽更大的逻辑端口,同时,当AP中的一条成员链路断开时,系统会将该链路的流量分配到AP中的其他有效链路上去,实现负载均衡和链路冗余。
Aggregate port(AG)可以根据报文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或IP地址进行流量平衡,即把流量平均地分配到AG组成员链路中去。
当接入层和汇聚之间创建了一条由三个百兆组成的AP链路时,在用户侧接入层交换机上,来自不同的用户主机数据的源MAC地址不同,因此二层AP基于源MAC地址进行多链路负载均衡方式。而在汇聚层交换机上发往用户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只有一个,就是本身的SVI接口MAC。因此二层AP基于目的MAC地址进行多链路负载均衡方式。
链路聚合的注意点:
①聚合端口的速度必须一致。
②聚合端口必须属于同一个VLAN。
③聚合端口使用的传输介质相同。
④聚合端口必须属于同一层次,并与AP也在同一层次。
⑤所选择的端口必须工作在全双工模式,工作速率必须一致。
⑥所有成员端口及链路聚合组的模式必须保持一致,可以是Access、Trunk或Hybrid。
3.链路端口聚合的分类和方式
(1)静态聚合。双方系统间不使用聚合协议来协商链路信息。
(2)动态聚合。
①双方系统间使用聚合协议来协商链路信息。
②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是一种基于IEEE 802.3ad标准的、能够实现链路动态聚合的协议。
(3)链路聚合方式。
①LACP通过协议将多个物理端口动态聚合到Trunk组,形成一个逻辑端口。
②LACP自动产生聚合、自动发现故障链路,在获得最大带宽的同时保证链路有效性。
4.聚合配置
①同时选中需要配置的端口。
②将端口加入端口聚合组1并开启功能。
③按照目标主机IP地址数据分发来实现负载平衡。
六、课后练习
1.端口聚合带来的优势是( )。(多选题)
A.提高链路带宽 B.实现流量负荷分担
C.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D.便于复制数据进行分析
2.( )是将多个端口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汇聚组,以实现出/入负荷在各成员端口中的分担,同时也提供了更高的连接可靠性。
A.端口聚合 B.端口绑定 C.端口负载均衡 D.端口组
3.端口聚合将多个连接的端口捆绑成一个逻辑链接,捆绑后的带宽是( )。
A.任意两个成员端口的带宽之和 B.所有成员端口的带宽总和
C.所有成员端口带宽总和的一半 D.带宽最高的成员端口的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