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游记概况
康有为在流亡过程中心怀故国,往往对所到国家的地理、政治、风俗、历史等详加考察,撰写游记,攻他山之石,探索救国之道。康同璧在《年谱续编·序》中写道:
自戊戌以后,足迹所至,则三周大地,游遍四洲,历三十馀国,行六十万里,其考察着重于各国政治风俗,及其历史变迁得失,其次则文物古迹,凡关乎掌故者,无不考核研究,摩挲殆遍。
康氏出游十六载,“游遍四洲,历三十馀国,行六十万里”,皆有笔录。光绪三十年(1904)九月底结束第二次欧游,抵达加拿大后,康有为便撰写《欧洲十一国游记》。他在《序言》中把自己比喻成厨师,以游记供国人“坐食”;又比喻成画工,请同胞们在他的游记中游览。
康氏当时编定十一国游记:意大利、瑞士、奥地利、法兰西、匈牙利、德意志、丹麦、瑞典、比利时、荷兰、英吉利,印行者仅意大利、法兰西,分别出版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三十三年(1907)。后来《不忍》杂志刊登了突厥游记、欧东阿连五国游记、补德国游记、满的加罗游记。
1979年,康氏弟子蒋贵麟将上述已刊游记连同《印度游记》合编为《康南海先生游记汇编》,由台湾文史哲出版社出版。1986年,岳麓书社“走向世界丛书”收入了《法兰西游记》《意大利游记》的点校本。
1961年,康有为家属康同凝、康宝庄、康保娥将家藏康有为遗稿、函札、图书等件捐赠给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其中有不少康氏未刊手稿。1995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将缅甸、巫来由、暹罗、丹麦、英国、补英国、瑞士、荷兰、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补比利时、瑞典、西班牙、葡萄牙、挪威、补法国、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康氏未刊游记手稿,连同印度、法国、满的加罗、塞尔维亚、突厥、补德国游记诸种已刊游记,裒为一编,名为《康有为遗稿·列国游记》,交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4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康有为牛津剑桥大学游记手稿》。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康有为全集》,除将上述游记悉数纳入外,还收入若干康有为会见英国学者、访问英国中小学的会见记和参观记。以上便是康有为游记的出版简况。本次“走向世界丛书”(续编)收录康有为英国游记、德意志等国游记、西班牙等国游记三种,充分利用了前人的劳动成果。正是因为一代代学人、出版人的工作在前,才使我们今天的工作变得相对容易。
本次出版康氏三种游记,仍然把光绪三十年(1904)康有为写的《欧洲十一国游记序》放在每书前面,虽然当时康有为的游览足迹还未到达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以及中美洲等地,但该序言可以说是康氏所有游记的一个纲领性文献。他写道:
夫中国之圆首方足,以四五万万计。才哲如林,而闭处内地,不能穷天地之大观。若我之游踪者,殆未有焉。……天其或哀中国之病,而思有以药而寿之耶?……则必择一耐苦不死之神农,使之遍尝百草,而后神方大药可成,而沉疴乃可起耶?
无论是变法时期还是失败后逃亡时期,康有为自视甚高,有儒家的担当精神和孟子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气概。他以神农自许,其漫游四海的过程,是为治中国积贫积弱之病而寻医找药的过程。当然,他找的药是不是对症,则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