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馆

考试馆

馆壁以白石装饰,填地亦以杂石,状颇伟丽。内分试院甚多,视人多少为别,如吾国之考优拔贡,人数甚少,则亦入小院也。其大院试官有高坐,其试坐左右几桌式如中国童试然。其试官由各校长公议请之,若本校长例不得充补,以防其私,此亦积久生弊所致然也。明时房官亦由聘请。诸生经四学期考,不得第者逐出,然准还家修习,及格再来应考。而吾曾见恶士弗校竟有年四五十,经十三年不得一啤噫(b.a)者,啤噫即秀才也。则亦与吾国之老童经十数次考,卒不得青一衿者同矣。但其答问以积分为主,问十得五,即为及格,又无限额,其易至矣。而亦竟有累试十馀年终不得第,岂非奇甚?吾见吾华人士在欧美诸学者,试皆前列,又多第二。美费城某,有十二次率第一者。彼皆谓吾华人长于记诵,故应试易胜云。惟试期甚促,仅限三小时,各就本科试问,题凡五六,亦有一文长至千字者。然但问能对否,不拘长短,又皆用草书,故捷疾不甚费时也。

游考试馆

华人在欧美诸学者试皆前列

吾国旧例,试生太多,有至万馀者,而试官太少,故阅卷难周,用是设房官、幕友以分司之,而遗才多矣。且因阅卷之难周,于是专重首场八股,而二三场经策致不暇阅。因之士人遂亦不复经场,而束书不观、空疏谫陋矣。其最为大害者,莫如限额。房官、幕友及试官皆有额为限,虽有美才,或以额隘见摈,而不才或反以额宽备录矣。况又无积分以考之。唐时试士,准呈平日之著作以为行卷。宋时行三舍积分法,亦略同于欧美法焉。明及国朝,乃徒凭一日八股之文以定得失,故去取多不当。其限写楷法,故尤迟滞。若夫乾隆中叶后,朝、殿专以楷法竞胜,而殿试甚至一字不通、全策不对,但用方光乌之楷,遂以抡元入翰林,而书法不工者,即复董、贾,亦必摈弃。故百年来,举国人士研精楷法,举子以上,经年终日埋首为之。其事尤异,一日不弹,手生荆棘,故尤须日日为之。夫以举国诸生、举人、翰林皆束书不观,而日事此至为无用之楷法与割裂截搭之八股,如此者,近百年之俗也。

中国科举遗才甚多

清朝殿试专以楷书竞胜

此百年中,正欧美人铁路、轮船、汽机、电器日出之时。计其奖励新器专利,始于西历一千七百九十五年,恰当吾国乾隆五十年奖励朝、殿楷法之日。彼百年中,新器出十九万五千具而霸大地。吾百年中,笔秃亿万管,墨磨亿万挺,合全国人士所写作之八股大卷折子,亦何止十九万五千之新式?而纷纷割地赔款,失利失权,几亡中国。其功效之相反如此,则试之有用无用异也。不然,以中国开学之早、试士之早,而收效何以若此其酷哉?此亦天下古今得失之源,可以鉴矣!吾戊戌之岁,是以力请废八股、诗赋、楷法也。

请废八股诗赋楷法

今科举既废,旧害虽除,而限额之大害馀毒未殄,草书法尚未行,此亦有司不可不留意者也。学生年二十一岁者,许为法学之啤噫(b.a)。法学卒业后,仍须再入法律院三年,乃得给大法律士文凭。其小法律士,须在大法律士家当差五年,乃给文凭。其大学卒业仍须入法律院者,盖以大学所学者,万国之国交法,而法律院所习者,国内之民法也。故须另习,乃能充辩护人。监布烈住法律院分四目:一、民法,二、刑法,三、财产,四、小刑法,其五则国际法也。凡学政治学者必兼史学,此与吾国同矣,实至理也。盖史者,治乱得失之迹,国势民风之所寄。各国之史不同,不通一国之史,则于其国之国势民风、治乱得失茫然。今学者徒知向慕欧美,几欲妄图全移欧美之政化于中国,而不一读吾国数千年之史,更不问吾之国势民俗、沿革得失与欧美之迥殊。夫以彼欧与美之政化既不同,欧与欧各国各自为政,亦复不同,而妄以渺不相涉之欧美政化遽全移于中国。橘逾淮而为枳,雀入水而成蛤,其得失何若,岂待多言?不见强弱、老幼、男女,而见人之瘳病药方辄欲试之,岂不妄哉?其结果不为庸医杀人者几希!

学政治学者必兼史学

其讲医院在博物院内,学生座分高下七层,作半环形。他讲座皆平列,而讲医院独高下森然者,以讲医学多验实形,须众共睹之也。

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