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会见记
此篇作于1904年,据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藏抄件。
文中称“科举已废”,此文当作于1905年或以后。也可能是作于1904年,康氏后来又有修改。
光绪三十年九月二日,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先自瑞士令其子来见,赠我以像。既归,约往游。斋君昔为汉口领事,居中国二十年,能操京语甚熟,盖欧人之精熟华学第一人也。著书甚多,为欧土华文导师,吾闻欧人凡读华文者,必由斋君之书以入门焉。斋君之室陈设书画、什器,皆华器也,其笃嗜专好如此,宜其致精审也。性貌醰粹温温,盖为学人。与吾谈学,盛称中国文明及诗文之美。盖其时方译《文选》之诗,而《楚辞》则斋君已先译讫。其寄我之书札,引宋玉词曰:“愿皇天之嘉惠兮!及生还而无恙。”吐属渊雅,可谓情深而文明矣。因论及中国之教,斋君曰:“五经与四书,皆为理雅格译坏,彼私其教,译非由公。我欧人不知,遂误信之,而轻视中国之教。吾欲为之纠正,而苦恨力有不逮。”吾乃谓君:“若能再译,吾当竭力相助。”斋君欣然。呜呼!至矣!斋君之公也。然斋君之明通,安能知此乎?
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约往游
监布烈住即剑桥
凡此显晦有时,大道之光,非为一时一人,理患不至,道患不宜。一时之盛不足喜,一时之衰不足〔忧〕,好尚必有变迁,得失必有循环。吾夙昔未出游,因就欧美百年来之表面观之,惊惧颇甚,以为其教化之至极盛矣。今既久进其国,乃觉彼之俗化尚远不若我东汉及宋、明之世,不过道路、宫室、器用、兵械之良美,乃因新学之汽电发明而遂超我,与教化都不相关也。吾国苟稍能致力物质,自强之后,通译诸经之精义微言,则最切于人道,而为彼土所未能至者。世界苟未至于大同之境,则诸经之教旨终可久远而普及于欧美间。盖孔子以人为道,不远于人,故切于日常人用。今欧美之新义,不过在“利用安身以崇德”七字。诸经多据乱世之文,而今欧美则犹在据乱之时期,欲升平而未之至也。受病既同,则药方亦宜同,故所开药方虽甚古,而皆切合于今之病,则此补养之药方,自当大行,而中国之大医生,尚当遵奉也。日后有志之士欲译经学,或兼典学之职者,其谨之。因所关在吾一国数千年之文野,令人之轻重敬慢,因有在焉。若不通孔子三统、三世之义者,慎勿著笔也。盖不通三统、三世之义而论经,则开口便错。究其极,亦不过为刘歆、朱子之学而已,非偏谬则狭隘,不能包含宇宙而通变宜民,非止阻塞进化、晦盲大道,则为人所轻亦宜也。
大道之光非为一时一人
欧美教化远不若我东汉及宋明之世
孔子以人为道切于日常之用
间与斋君论欧人之为华学专门者,甚恨经游时多,未及识之。计法人撤繁(Professor E.Chavannes),曾译《史记》未毕,其所已译数卷,吾在南洋夙见之。撤繁在巴黎为大学华文总教习。法人古弄(Maurice Conrant),曾译《书目提要》,在里昂为大学华文总教习。法人阁借(Cororer),曾译《中国书目》。德人嘻打(Professor Hirth),曾撰《中国罗马交通记》,今作纽约哥林布大学华文总教习。吾在芝加哥游大学时,嘻君已寄声约相见。及吾到纽约访之,则嘻君已避暑出矣。德人佛兰格(A.Franke),在柏林为大学华文总教习。意人褎噫腻(C.Phini),在意大利之佛罗链士为大学华文总教习。英人噫诗觐(L.C.Hopkins),曾撰《中国学说》,今为天津总领事者。英人巴遽(E.H.Parker),曾撰《匈奴史》。英人梯罅(C.H.B.Taglor),今在北京。荷人的格落(De Groot),久在中国制造局译书,今为卜忌利大学教习。英人傅兰雅(Flyer)今在北京。
与斋君论欧人之为华学专门者
此外虽有习华文者,然甚浅云。吾所游各国大学,咨问学华文者,闻德有百馀生,尚未知确否。馀国皆落落可数,不过数人,或十数人。以处地既不关世界之冲,又无日新之学足供人用,苟非游华,不为所须,故欧美人寡有学之者。昔在汉、唐,各国遣子就学于吾者甚多,服吾缝掖,读我诗书。今则吾反遣学于人,俯首易服,不进化则退化,亦可感喟也已。若二三十年后,吾国学子既众,且能自创新学、新器,以行于世而图霸,则兵力、汽船亦将遍及于大地上。是时,吾国文必大行于世界。曾有一法人语我曰:“异日世界将有三种文字盛行,英文、德文与华文也,班文次之,我法文昔为欧霸,后其殆乎!”此甚为知言哉!至是时,各国之入就我国者数当甚众。此则惟吾国人能发愤、能保全、能自立、能自强,而后乃能有此声誉乎!然挟吾广土众民,及尊士好学之风,致此胜境亦至不难也。未知老夫及身得见此否耳。思之感仰,辄不禁为之累欷。
汉唐各国遣子就学于吾者甚多
吾国文必大行世界
吾遍游欧美大、中、小诸校几百数,而华人之在学者,每试无不褎然居首,否亦必在前列,虽中才亦然,吾甚怪之。吾游历各国,别有大欲存之于心。盖认为我国与欧美人之比较,迥不在乎今日国势之强弱,而在乎将来人种之盛衰。如使吾种而果愚弱,则吾国即使能如匈奴曷拉未之破西罗马,如突厥索立曼之灭东罗马,同于拓跋、契丹、女真、蒙古之强盛,亦终必合于中国,徒为中国之促进扩大而已。是则一时之盛,亦可足恃?故吾种果愚弱,终必与黑、棕之种同归于尽。使吾种而果强且慧也,则如罗马人为峨特、匈牙利所蹂躏,今何尝不为地球之霸乎?故吾日游于欧美人间,所深观密察者,惟在此事。
欧美华人之在学者每试必褎然居首
吾察欧人之秀白颀伟,种诚绝美,而不解入学之败绩于我也。吾始疑吾国人来游学者,多为聪敏之士,此同行军之选锋,以我选锋当彼常卒,故胜不足异,而败亦不足为奇也。又疑欧美学子在其家国,多好佚游嬉戏,不勤于学;而我游学之士,苟非官选良才,即为发愤自费者,远游异国,谈何容易,故少游嬉。以我精勤胜彼游惰,非果我种之能胜人也。然吾观美国中诸市邑,吾华人十万,所在儿童甚多,吾尝调查之。即以砵仑而言,吾国小儿入学者四十馀人。自十岁以上者,学课至下无出九分者;十岁以下,学课之至劣亦无出八分者。若美国之小儿,至高不过八分,低劣者且有至二三分,平常一般则皆为六七分为多。美国小学,必有纸、木、金之手工作业。其小儿学工,动须问难,多乃能了解;吾华小儿听则立解,问难亦无至二次者,作工又复精美。绘画尤佳,故砵仑小学校室之画,皆多用华人所画,无砵仑学生。罗长根言要之甚详,且述美女教师之言曰,华童驯良,灵敏易教,吾甚喜教之云云。美童顽钝动有之。智慧如何,则诚可与白种人并驾。间复遍考埠学课,吾华童各课分数,亦无有下于美童者。凡此一般生长海外之儿童,既非所选锋锐,亦非有所夙知,而发愤勉,然则吾华种族之可追踪于欧人确确然矣。
华童驯良灵敏易教
吾华种族可追踪于欧人
英之学士曾与吾言曰,中国人长于强记,而欧人长于毅思。盖中国人诵读多自阅记背诵,故积渐成习,传种子孙故也。由此推之,中国之读书崇学已数千年,其积成精细明敏之质,理所固然。欧土自开辟以来,仅罗马三十里城中有学者耳。中经千年黑暗之世,惟事战争,自僧众而外,既无学校,亦无读书者,殆绝少识字之人。近顷三四百年来,乃始兴学。以此之故,禀质之美,受学之宜,不如我之滑然而当,亦理之自然者也。要而论之,据吾种种考察,华人之学业,殆〔未〕有下于欧美人者。在美洲之东诸大学,日本学生甚多,我华人学生又皆无不居日人之上者。然则吾种之人,无论为天亶聪明,无论为遗传良美,要皆为世界第一敏慧之种族,而无与我敌矣。夫敏慧则强,愚钝则弱,此天理也。
吾种为世界第一敏慧之种族
夫敏慧与愚钝,初不关于躯干之修伟也。相彼犀象,岂不硕大,其如钝何?相彼印度之宾杂人,今充当沪、港之巡捕者,人所共见也,其修伟亦且过于欧人远甚,又其如钝何?吾闻欧美人之言曰,黄种人思不能毅,而欧美人则反是者,盖以黄种人之脑部不及欧美人故也。夫脑度之大小,人人各异,我见欧美人之愚钝者多矣。今以其制器一日之长,而诩及全个种族,则我自周时之输攻墨守、木鸢飞战,宋偃师之木人演剧,张衡地动之仪,孔明木牛流马之用,南齐祖冲之轮船,宇文恺之行城及阖书馆,金人之开阖门帐,岂亦脑度不足耶?然则我数千年制作、文学之盛,而欧人则千年黑暗,几不识字,又可遂谓欧人脑度不足耶?
敏慧愚钝与驱干修伟无关
欧美人又谓,中国人目不能圆视周正,足湾曲不能直伸;欧人目深则视周远,鼻高则脑力强。吾固最爱欧美人形相之端美者,吾昔有诗,所谓“地中有海生人白,二者天骄我不如”。故吾每见欧美之事物胜于我者,辄常诵此二语以自愧之。就吾种人之形相,诚愧之矣。然谓足不能直,则我由来足直而不湾。印度人固目深而鼻高矣,其强智又若何?且吾国燕人之鼻,多高直过于粤人,而智敏不如粤人,则其关键或不在此耶!
形相与智敏无关
欧美人之议论,多从实验,此固倍根最得意之学派也。往者欧美人之论养生,多谓食麦者强而智,食稻人弱而愚。今因日本人一战而胜俄,于是美国之实验学者又谓食稻更强,纷纷倡导食稻之说,近且议令兵士皆多食米,其可笑若此。然美人之能按实穷理,舍己从人,变化极速,固有其当然。而中国之万种事物,彼人多求实验,则欧美人之所谓实验精确者,安知其不又为日本之米也。夫吾国近者凡百败坏,远逊欧美,吾岂敢自谓吾种人之必过欧美也。然学生入学之实验,高下优劣判然若此,则吾正以倍根之法行之也。吾亦无以自解也,然而吾国数千年之文明冠于大地,盖有由也。藉使吾种为黑人,其必不能致此文明矣。
然则今兹之败绩者,盖由一统之故。以一统之故,人心不竞争,君力太压制,遂至不能发扬其聪明。彼欧人者,但以我为守旧泥古,亦非然也。其千馀年之泥古,何尝不深乎?徒以诸国角立之故,乃觅新地;既得新地,乃得新识;既得新识而比较之,则旧识之谬误乃毕见;旧者濯而去之,而新者用以日新,乃奖导之,乃利赖之。夫事有所凭藉则成就自易,以所改易者只少许,而成功立可得矣。吾在芝加哥,闻有能创新德律风者,旧制须由总公司代传,今则人人各自皆能直达。又新创一传电器与电灯者,吾甚神明其人,以为聪明绝特而能制作者也。及游其公司,视其制器,其创作人出见,则年才三十许,蠢蠢然一钝物,曾从电学卒业,但于旧器少拨易一二机而乃得之者。若是则何人不能耶?吾乃笑曰:“欧美之制器人,吾知之矣。始吾欲求见爱迪生,从此亦可作罢论矣。”
欧美人议论多从实验
今兹败绩由一统之故
吾游美洲,见吾华人未尝学于工厂,未尝习于工业,而费城梁某乃能自制车头,砵仑余焕和亦能自制电车,表色地一弱冠少年能自制轮船。是数人,今尚为粗工,不过一寓目而即能之。吾已令余焕和专意学电焉。此仅就吾所亲见者,其馀吾所未及见者,尚不知凡几也。然则吾国之弱,吾种人不能悉任其咎也。盖吾历来闭关自守,未尝与他国竞争,未尝入斗智场竞智,则吾国之不能列名于强榜中,乃固然也。直如深山农隐,若王霸蓬头之子,公孙弘牧豕之夫,生子抱孙,耕食凿饮。其与朝市士子之终岁摊书橐笔,竞于名场,夸科第之荣,炫试艺之美,穷工极巧,日益加增者,固若南北之风马牛矣。然令公孙弘十年诵读,则六十老翁立能冠汉廷之贤良科,而王霸应征而出,舍来乘轩,何让邓禹、卓茂乎?
吾国闭关自守不能列各强榜
欧美之人不尚学业,但崇实利,英、德尚佳,美人尤甚。国家虽有强迫教育之法,而童子八岁即弃学而执业,虽入学不取脩金,然美人之能入中学者甚稀。盖实利之念盛炽,但能致富,即可得操一切之权。吾所过美洲诸城邑,会见其城主、市长及郡守甚多郡守,吾国人多误译为总督者也。计纽约、费城二城主较有学识,芝加哥、新藟次之,皆以律师举充者,此外率皆工肆之主。若挨利贺之郡守,则以牧羊致富,因而被举。乃至第二三繁富大郡,而吾华人误译而敬为总督者,乃一鞋肆之主,以九万四千之金买众工之欢而被举得之者。美人相与笑其朴鄙曰:“加份拿即郡守也。左置一律师,右立一书记,问之则唯唯左右〔顾〕。”人谓吾曰:“请游其鞋肆则喜。”当接吾于车站,曾一携吾手而游其肆,则亦并无一言。循此而谈,则吾国之超擢某市侩为京卿,放使臣,乃正合美国之俗,不足诟詈也。此其所谓文明矣。美人某告我曰:“我美国尚实利,而不必事学。”吾始见欧美之儿童仆隶,皆以为博学而神明者也,今见美之人士,则恍然知其不然。盖彼辈大富翁、大腹贾,或制器匠,则或所在皆是也。若求其博学穷理,则另觅可也。纽约、哥仑布大学教授论全美人才,以华盛顿卜碌架为第一,而置总统甚才且仁者于第三,亦可想像美国之学风矣。乃但耳食美之富强,诧曰文明。文明,学子多,学校多,试还观于我国,则又何如也?
欧美之人不尚学业但崇实利
我国无强迫之教育,无不收脩金之学校,然父母犹多典鬻以教其子。我生海滨之粤,而耳目所接、审识之人,未尝见有不识字者。当十五年前,吾教授于粤。粤城全数之馆,大、中、小合并而计之,凡三千校。此皆就门前所贴某人之馆计之。若延师于家以课读者,则无从而知之,犹不在数内也。按每书馆二十人计之,尚为六万人,况在家课读者之数,尚倍于此者乎!欧美人家贫年壮而为学者,盖绝无也,吾国人则比比皆是。故以欧美之大学例之,如英、美诸大学之三千人者,吾若有此大学,必逾三万人,可断言也。是故吾国人之嗜学,虽俗尚使然,殆亦由天性所禀赋。其不如人者,则以所学所习都非所用,人曰事实学而开智,吾曰事八股以锢灵耳。今若废弃八股而崇尚科学,则新知焕然启发怒萌,不可抑遏矣。夫万国之开化在教,莫不自贵其僧。故婆罗门及佛暨耶莫不尊奉僧而传其文学,印度、暹罗、缅甸及千年黑暗中世之欧土皆非僧无学也。吾国惟以士传其教学,兼任官、师与僧,此吾国之士所以最贵而又最多也。
我国父母多典鬻以教其子
吾国人嗜学由天性所禀赋
废八股而崇科学
夫英开学于四五百年中,德、法开学于三百年中,至近百年来始极盛。印度号称好学,而儿童十数诵读于街衢。我国命夔教胄,乃在四千年前。战国诸子,从徒数千百,汉太学生乃至三万。汉儒之著录,宋、明儒之讲学,皆万数千人,精舍、学宫尽千年物。是我学风之盛,求之大地,罕有其匹。流传数千年学术之书,研精入微。是故欧人多谓吾东洋能言哲学,我游欧美,诸报访事多质哲学于吾。
我国命夔教胄在四千年前
以视欧人,当吾明末乃知去黑暗而复古学。至倍根、笛卡儿出,始黜古而渐放光明。然即上而索格底、伯拉图、亚里士多图,近而康德、黑智儿等等,所发明之心理人道,则一披宋、元、明《学案》,而积牍充栋,人人皆是矣。至边沁之新说横生,乃正因学术之初启,如吾战国诸子然,既无统宗,各抒偏见。此乃吾学界已灿之光,而彼则复生新产耳。然不过如庄子所谓耳目鼻口,各明一义,而不相通者也。英人斯宾塞,兼利心物,学识最为精深,其论穷理尽性,且至于命,吾最取焉。然试取朱子集与之令读,同者甚多。若夫因物质以求物理,此固欧人奇特之新得,诚为吾国所未有。若夫虚学,则吾国所最擅长而绰绰有馀者。而今学者,乃以欧美一日之富强而尽媚之,以为无一不超出吾国者,见吾国一日之弱,遂以为绝无足取焉。吾国最崇祀观音者也。观音作女像,制之以白玉白磁,像必甚美,白衣莲座,相与拜跪而祈祷之。吾粤之誉极美者,则必曰是岂观音耶?吾女同璧,携一女妪从往印度。女妪平日乃虔事观音者,闻得往西天佛土,而欢喜敬仰无已也。既至印度,行数千里,深入至舍卫,睹印之妇女,乃至若王妃、公主者,吾女皆与往来焉,率皆深黑瘠黄、圆肉紫唇。女妪乃叹曰:“昔之观音,乃亦如此乎?”遂以经典之神所传乃皆欺人者,于是竞不佞佛。今吾国人之不详考而媚外也,则皆谓观音为秀白而美丽者也。若至印度而深考之,其未有不为女妪之惊叹,且悔而且笑也。否则未尝读己国数千年之书,盲瞽无睹,则骤至印度乃开目也,是亦捧无盐以为西子也,固其宜矣。
吾学界已灿之光彼则复生新产
不可盲从媚外
要之,吾国人得种之慧,好学之笃,横大地而无与让。若能改良宫室,务事净洁,置隔板以去地湿,多开窗以迎光气,多种花木以吸养炭酸,多习体操以强健筋骨,多食生血欲滴之牛肉以强体润颜,多饮啤酒以行血丰肌。德人貌干最丰伟,盖因饮啤酒,吾别有说。择匹端丰长大之妇以合婚传种,孕子育儿者而居山谷浣埆之地,其废疾者淘汰之。男女六岁以下必就学,壮老之夫皆设休息日学及夜学以教之。则传种日强,相好端丰,颜渐渥丹,神益清明。而挟吾国人士之多,以讲求物质,妙抒新理,则吾国之盛强,吾学之修明,万国应无与我竞者矣!
讲求物质妙抒新理
监布烈住大学,距伦敦汽车行八小时许。近学之处,市街清洁,绿树阴森。教习斋路士君遣马车来迎,出妻女相见,令其女为前导往游女大学校,而与吾女同璧偕焉。校中花草绕径,院为后筑,计二层,长廊绕之。藏书楼列书数万卷,上下两列。学分神、文、医、算、物理,拉丁、德、法语诸科,但无律耳。女学生一百二十五人,三年乃卒业,多年达廿馀岁者。女教习俏嗤嘘Miss Sjdgncck导之游焉。
游女大学
女大学不设科第。盖欧洲各国旧俗,于女学仍施抑压,皆无科第即学位。此惟美国平等耳。吾谓斋君女公子曰:“男女皆天所生,同为平等。今开议院,女应预议,何为不争此权?”斋君女曰:“非女子之职,义不可作议员也。”盖英女虽预燕会应酬宾友,而尚安分若此。吾所识彼之法部大臣噂夫人,文学甚深,有才气,常昌言女权,则大为报纸所攻讦。英、美仅隔一海,而风俗相悬乃竟若是,亦可怪矣。然既不欲愚民,既开大学以收女生,令习各科以为世用,女子同一天生,且科第与官事无预,但为虚荣,何为吝此科第而不使女子稍一扬眉吐气耶?此事终让美人出一头地,吾取美矣。吾国若立女大学,当如美之给予科第,令黄崇嘏常见于世间焉。英人他日亦必变,但以渐耳。
女大学不设科第
然美国女权最昌,随之而淫风亦最甚。男女讼案居十之九,堕胎居十之八,人类势将日少,则可畏莫大焉。美虽设严禁,堕胎者囚三年,罚金六千,然其风迄不少遏。而英之女风尚不至此,则其斟酌保守,或亦别有故耶?英之变法多逡巡,而最少流弊;法、美最新最勇,而弊害最多。皆如前车之覆,而我之居其后者,得以鉴其得失,然后称著步焉。此为吾国人所宜留意者也。
美国女权最昌
监布烈住凡二十三校,合为一大学,学生凡三千人,每校至大者容七百人。有新有旧,而彼得敦士校为最古,阅三百年矣。墙甚旧而黝黑。此校之藏书楼尤古,已四百年,深长廿丈,书左右列,凡十二万卷,有《高宗耕织图》在焉。
游监布烈住(剑桥)大学
每校各有食堂、书楼、讲室、博物院、祈祷道场,各有校长、教习,各为经费,皆如恶士弗。准此而言,则吾粤之有菊坡、学海、粤秀、越华、广雅、应元、羊城、西湖、禺山,亦各有校舍,各有经费,各有校长,各有教习,皆依原名,不必另改而合为一大学,于府学宫设总校长、总教习以领之,外增设总博物院、藏书楼。能通普通学而具脩金者,听学生之来。斋内不足居,则听其寓斋外,虽三万人亦可容也。其有不尽能通普通学者,设补习学校。则莘莘士子、文物人才,盛于列国矣。其民间有校舍、有经费愿归并者,随时合并之,则规模日增。凡各省城书院数所者,皆照此合并为一大学。实为至易至简,又何用多事更张,骛虚名而无实益乎?
中国亦可合诸校为一大学
游总藏书楼。是日例不开楼,校长特取钥启之,且躬陪同游。书凡七十万卷。别一室藏中国书数万卷,皆故华使威妥玛所赠者,惟装订加以西式,中计华书之著作者八百八十三人。所藏书多美恶杂揉,有极恶劣之郢书燕说而亦列焉。承以书目赠我,吾亦许以书赠之。吾入刁生学舍,院楼三层,有大园,墙亦甚黝黑,与恶士弗同。英王昔曾学于此,每临学必候其师,故有行宫在焉。斋墙甚厚,故不甚通光线云。
游总藏书楼
中国藏书
其祈拜耶稣之殿,尖塔无数,耸峭宏丽。盖每校有之,而总大学别为一所焉。盖凡教学,必尊其先圣先师,此中西之通义也。遍观各国大中小校,莫不皆同。其本校教授之有名者,悬其像于中,所以敬先师也。皆有祈拜耶稣之殿,所以敬先圣也。吾国人之就学者虽非同教,既入其学,亦施敬焉。其重先圣先师亦至矣!其神学科别为一派,班次、衣冠皆在诸科之上,致敬先圣,因重其传受之人也。日本学校昔本崇孔子,今中国式微,变用西法,一切扫除。而其国俗则儒佛同尊,难定于一,孔子又非其国产,故不立祈拜之殿。扫除经学之专科,然中学必诵五经,小学必诵《论语》,彼亦无能自外焉。
祈拜耶稣殿
若我国以儒治国,垂数千年,笃生教主,不假异地,此乃大地之所无,而吾国文明之最光远有耀者也。况孔子去世卿、去奴隶而开二千年一统、平等、自由之治,定同姓不婚而人民数万万,繁衍昌炽,冠于大地,功莫盛焉。其改制为教主,兼该三世,自据乱、升平、太平,莫不具备。一世之中,又有三统、三正,以待变通。故曰上下无常,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其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以文为主,尚进化也。《诗》始文王之君主,以寓据乱;《书》首尧、舜之民主,以示升平;《易》称见群龙无首,天下治也,以示太平。明堂之制,上圆下方,三十六牖,七十二户,则各国之王宫、议院亦正同之。衣长后衽,尚白尚黑,建子建丑,则今之欧洲各国行为。试问谁能于数千年之前垂范欧土之制乎?
我国以儒治国
孔子改制为教主兼该据乱升平太平三世
今兹经说,但泥古而不能进化,皆刘歆伪说为之。盖伪《左传》以夺《公羊》,而微言大义绝。不然,则当我六朝时,已进升平世矣。太平大同之道,今欧美尚去之万里,而何自弃其妙道大教乎?妄人寡识,以己国一日之弱而惊于欧人一日之强,乃欲尽弃其学而学焉。孰知于我国所弃余之诸子旧说出示之欧人,则珍之若球图,而我乃独轻之。至有敢谓中国无教育,谓孔子乃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而非教主者。审若是,则中国遂竞无教乎?因之媚外风行,群盲推波,乃至大学堂编官书,亦公然采兹谬说。渐至有倡议谒圣不行跪拜礼者,渐至有书称西历几世纪者。无识无耻,谬妄颠愚,举国若狂,甘为奴隶。噫!何吾国人之弱不知立,愚顽忘耻,意若是之甚也!
欧人视诸子学说若球图
夫今之敢倡是说者,不过以日本书盛行,日读而迷之。日人以神道为宗教,乃日人之妄定名词耳。因是之故,佛、耶、回之言神道者,则以为教;儒不如佛、耶、回之专言神道,则以为非教。试问教之为文义,并非日文,亦非西文,乃出于吾之古经传记者也。若《书》之称敬敷五教,在宽,教胄子。《易》言教思无穷。《论语》言子有四教。《孟子》言教亦多术,又曰教以人伦,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史记》称仲尼弟子以友教于四方。此皆至近之说,人人共知,教之为义至浅,亦人人共识,岂有数千年文明之中国而可无教?又可无主持教化之人乎?若数千年之中国而可无教也,则中国人不皆沦为禽兽乎?人虽欲媚外自轻,亦可忍弃自昔先民无数圣哲之精英乎?亦何忍日降于无教之禽兽乎?人虽欲自辱自贱,何至如是哉!国有大圣而必自攻弃之,而谓他人父、谓他人君乃为然耶,此等笑闻,岂真数千年来未有之特识耶?
教之文义出于古经传记
且试言之。日人之于华文训诂,多所未惬。如自由、经济等词句,皆与中国本义相反。即体操二字,在中国文法,只可曰操体乃通。而其行文又习于佛典之重文,若慈悲、勇猛、坚固等字,必用双名。由是主名百物,多用双字。如教主立教之教,而必曰宗教;教学之教,而必曰教育。此今人迻述日文而视为确然不刊者,实考之而皆极不通者也。夫宗之与教,二文本不相关,中国自古名词,有言祖宗者,有言宗庙者,未有言宗教者。日人之为此名词也,始出于佛学者也。自唐世佛学分离,于是《传灯录》分五宗,乃有禅宗、天台宗、慈恩宗、华严宗之目;其后禅宗中又分宗,曰临济宗、沩山宗、仰山宗、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所谓宗者,犹战国诸子之分曰某子,后世汉、宋之争曰某学,又曰某派某门云耳。又如人家族姓,所谓继嗣为宗,太史公所作五宗世家,今人所谓某房云耳。撰录之僧,偶作名词,本无意义,日人又增加本愿宗、真言宗、净土宗、秘密宗焉。日人以其复文之俗习读传灯之书,乃取宗字加于教上。盖当时教者,系专指佛教言之;宗者,专指佛教下诸宗派言之也。教大宗小,以宗加诸教上,已大不适矣。
夫教者,中国之名词。教者效也,凡学、觉、交、效、爻、孝,皆从此义。大意乃以二物相合,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一人先立一道术,后人从其道而效之之云耳。中国既自有其教数千年,而《史记》秦扶苏称诸生皆效法孔子,汉武帝称诸子不在孔子之道者绝勿进,而学者束发读经,入学皆拜孔子,言义皆折衷于孔子,犹欧之奉耶,突厥、波斯之奉回。此中国数千年之实事,而非梦呓虚幻之言,虽愚者亦皆知之也。夫举国数千年皆尊奉其道而效之,不谓之有教、不谓之教主而谓何?
日人于华文训诂多所未惬
中国有教数千年奉孔子为教主
及佛、道之起,于是有各从其道术而效之者,故谓之佛教、道教,合儒教言之而曰三教。在中国虽尊儒而辟佛、道,然既有此教,即不能不谓之为教。乃至若旁宗外道,若白莲教之类,虽其道可辟,而仍不能谓其非教而没其教之名。故教者犹道也,佛典称九十六外道,即九十六外教,道与教,皆有是教云尔。苟非率天性而修之,道、教未必皆精美也。故教乃事理之一名词,有之非必足贵也,有教未必足贵。然非野人或禽兽,则未有无教;若果无教,则惟野人及禽兽耳。惟教术之不一,故有美恶,亦惟教术之不一,而有人神。然无论其教之术如何,终不能不谓之为教也。今日人宗教之名,本由译欧美之书而出。盖因欧人向宗耶氏,别无他教,故其名谓之厘利尽Reli-gion。厘利尽者,谓凡能树立一义,能倡徒众者之意。然则与中国所谓教别无殊异,所含广大。或谓中含神道之义,则因耶教尊上帝,而欧土之教只有耶氏,故附会之,并非厘利尽必限于神道也。若令厘利尽之义必限于神道,则当以神道译之,而不可以宗教称之,又或以神教译之,而不可以宗教称之。今日人以佛氏宗教之词译耶氏厘利尽之义,耶少变佛而本出于佛,回少变耶而实出于耶,其同为神道,固皆一也。然若限于神道为教,则宇宙甚大,立教甚多,岂必尽言神道者?凡能树一义,以招徒党而传于后者,苟非神道,则以何名之?以何译之?既无其他名词,则亦不能不以厘利尽目之。则厘利尽亦应为一切诸教之广义,而不能仅为神道之专词矣。
儒佛道三教
宗教之名出自欧美之书
夫孔子之道至大,兼陈三世以待变通,诚无所不有,既不能执一端以窥之。日人以异域传儒书,始知韩、柳,继讲朱、王,其不足以知孔子,固未足异。然孔子既自言之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又曰:“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故虽远鬼神而不语,以扫野蛮时代迷信过甚之风,亦存祭祀而畏天,以示照临上下左右之切尽,毁淫祀而仍隆敬祀典,立天地、山川、社稷、祖先之祀。《诗》《书》所载,语必称天。“明明在上,赫赫在下。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六语之中,称天者四。又曰:“上帝临汝,无贰尔心。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诸经所述,不可胜数,虽耶教尊天之切,又岂有过此?
孔子道至大
中国开明最早,以孔子早扫神权,故后儒承风,为无鬼之论。然在孔子之意,以生当乱世,人性未善,不能不假借鬼神以怵之,仍而不绝。如管子所谓:“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也。”故庄子称孔子曰:“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亦通四辟,无不在。”以神道为教。是孔子何尝不兼容并包?但不欲以此深惑愚民,若异氏之术自取尊崇耳。今多谓孔子不言天神、灵魂、死后者,皆误因《论语》之一二言,如“子不语神怪”、“远鬼神”等说。则《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群嵩凄怆,天地之精,乃取而祀之。经说固已无限,即以《大学》言,开端即曰“在明明德”,岂非灵魂?而《中庸》始则曰“天命”,终则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此又何言?故日人之加宗于教而以为名词,义不可通。
中国开明最早
夫欧人文法,无合两字义为一字义者。稍有重复字义,则以为拙劣,其在蒙学蒙师,亦即以笔涂之。中国古者形容之词,行文偶有一二。至六朝人之文,必用骈语凑足字数。野僧不学,迻译佛典,乃全用双字。日本人不知其本,乃无论述何字义,行何文词,必用双字。若依其例,则“天命之谓性”,必当曰“天帝命令之性质”。“大学之道”,必当曰“广大教学之道术”。“在河之洲”,必曰“止在河水之洲渚”。若“稽古帝尧”,必曰“顺若稽考古先帝尧”矣。“乾元亨利贞”,必曰“乾元始亨通利益贞正”矣。此在经家训诂则可,不然则岂复成文乎?在中文固无理而可笑,在欧人则更以为鄙劣而不通。今以日人所学我数千年文明之汉文,我乃舍而从日人不妥可笑之名词,愚陋甚矣!是故“宗教”二字之不典不妥,在日人已属不可,况吾国人?故必不可引之于笔端。吾国数千年文词,只有“教”字之一字一义,吾国人行文,只可曰“教”,安有“宗教”之不妥贴而令人迷惑者乎?
宗教二字不典不妥
今即不泥文义,而姑从其意而虚会之。其曰宗教家者,耶、佛、回之言神道者也,非言神道者,不得号曰宗教也。若如其意义,则非宗教也,乃神道也。今欧美各学校于研求耶教经典之科,日人亦知译为神科矣。然则于耶、佛、回之教,何不译曰神道乎?不尔,则亦曰神教乎?孔子虽天人并包,神灵兼举,然若谓中国之教、孔子之道为神道,为神教,则非徒不足以包孔子之道之大,而义实不切。数千年来,皆以孔子为教,无以孔子为神道、神教者。若妄名之,非愚则诬,亦言孔子教者所嗤而不受也。若以宗为神,则中国宗之文尊也,有祖义而无神义。即以佛教《传灯录》创立“宗”字,彼禅宗、天台宗,慈恩、华严皆指心现境,不尚鬼神。故以宗教代神教之名,谬矣!若以中国普遍之教名,则白莲教、五斗米道教皆得为教,何况数千年之大教乎?故如日人之名词,无一而可也。
日人之名词无一而可
今日人之科学名派译自欧人,除宗教外,有哲学、政治、教育等名词,而以宗教为神道、神教。中国之大教主孔子者,既非神道、神教,则无以名之,而孔子又四通六辟,无所不在,故谓之曰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也。夫以欧人自罗马中绝,学术复光仅不过有三数百年,其阅历至浅,本不足该括宇宙,至近百年来,则又苦书籍太多,业难兼修。故欧人于其十九纪之人才多专门,而甚少如彼十八纪之通学者,时为之也。故彼今兹之俗,政党政客日夜运动,无少休息,机谋日出而德心浅,奔走应酬日多而学问浅。故为政客者不为学者,为学者则教授穷理,不为政客,两者几若绝域而居。而我中国则实无此数者之分,即如道德之士,中国所贵,如黄叔度、郭有道者,并非哲学教授、政治家,何称焉?上之圣贤,如伯夷、柳惠、颜、曾、闵、冉,抑又何称?是故日人所译述欧人之名词,在彼欧土则可,在我国则大不当也。
日本科学名派译自欧人
政客学者若绝域而居
今吾国人乃以一日之孱弱,迷于日本之新书,醉于欧美之强盛,不问是非,不审时宜,即使出自欧美及日本下愚人之论说,则亦尊尚之,盲从之。于是凡中国之旧说,不论其为圣贤豪杰、圣经贤传,悉弃去之。此是何状?此为何名?今好新者动以奴隶性质骂人,而以自主自立为贵,然媚外自弃若此,又非奴隶而何?以数千年学术、教化最文明之中国而全弃之,其不能自主自立也明甚。且以日人所译欧义不完不备、不妥不通之宗教等名词,奉之惟谨。人摈我为无教,我亦曰吾无教。人摈孔子非教主,我亦曰孔子非教主。如木偶土梗,如传声器,听人之揶揄辱骂为无教之野蛮禽兽,而亦䩄然甘签名,具亲供,曰我中国诚为无教之野蛮禽兽。真不料吾神明之种族,竟有此无耻无愤、不知不觉之物也!
媚外自弃非奴隶而何
然仅一二人自供认野蛮禽兽,尚犹以为未足,而乃智者创述之,官书公定之,行之通国而教之学童,惟恐举国四万万人及后嗣子孙不知己为野蛮禽兽而大声张扬以训导之,曰尔中国无教者也,无教主者也。不知是诚何心哉?亦不过欲尽驱之纳于他教,尽逼使之为他国奴耳。就令果若此,彼创之者果亦何益焉?而乃互相称述,尽翻数千年来中国为有教、有教主之说,惟恐不至,惟恐不尽,惟恐未明。其意若倘使中国数千年稍有一不作野蛮、不作禽兽,而竟然少有教焉者,则心怦怦然而不得安。是苟非丧心病狂,则何称焉?不知吾国神明之胄,何以不幸而乃有此乎?
吾国人士,若不念神明之种而甘为野蛮禽兽也,则相约而从之,曰中国无教、无教主可也。苟吾国人士稍能自念身为神明之胄,而不甘遂沦为野蛮禽兽也,其慎无盲从妄说而亦曰吾中国无教、无教主也。知吾国教最文明、最精深,然后吾种贵。知吾国产有教主,道最中庸、最博大、最进化、最宜于今世,可大行于欧美全地,莫不尊亲,然后吾种贵。知吾国有最盛美之教,有神明圣王之教主,我全国及各教宜尊奉之,庶将来使大地效之拜之,如欧人之尊敬耶稣然,然后吾种贵。能知吾种贵,然后不媚外为奴,不称人世纪,而卓然自立;知自立而后学盛道尊,而后种强民贵焉。兹事所关者大,可不留意而毋忽耶?盖他教虽各有神圣,而中国数千年民俗之宜、功德之盛,无有如孔子者,此为吾国国教也。民间乡曲,宜尽废淫祠而遍祀之,立诸生以同讲劝焉,一如欧美人之祠耶稣,立祭司、牧师也。大、中、小学校,宜设殿拜跪,祭祀,敬礼,诵经道。创立经学科,尤宜尊崇,其诸生藉以传道。如欧人学校之必有礼拜耶稣之殿以诵经讲道,又必有神学之科焉。宜立儒教为国教,而其馀听民之自由信仰,如欧人之以耶稣或天主为国教,而以其馀听民之信奉自由也。宜以孔子纪年,以统中国数千年之记事,用省烦渎,而与国朝今之纪元并行,如日本之以明治君号纪元,而又以神武天皇纪元二千五百年同为并行焉。昔日张之洞议定学制,固多未宜,惟请立经学科一事,最为有识,核与欧美之尊奉先圣甚合。今之媚外者,乃大攻其守旧。彼辈于欧美之法无不谄媚,何为于立教之大学校中神科而反忘之耶?
吾国教最文明最精深
宜立儒教为国教
又吾国人另有一奇质,变化最速,得新则弃旧,故绝无古物之留存,而为文明之大憾。外国人攻讦吾国为顽固保守,此特见其一时一面而已,吾则深怪吾国人轻佻悍薄。试详论之,今突厥、波斯之与欧土至近也,若突厥则更与奥、俄邻界,自君士坦丁那仆至奥京之湾,不过三十六小时,才一日半耳。然欧土变法已数百年,而波、突今犹酣睡,若罔闻知。即以监布烈住大学论,吾国学生已达十馀,突厥乃仅一生,波斯则竟无一焉。即以欧土各国变法较,皆经数百年次第演变而成,非一蹴而至。今试观吾国一二年间,猛跃而大变,其意几若以日本为腐败,以欧美为迟滞,欲一超距而驾凌欧美焉。且闻日京及上海之间,所号称之男新党、女豪杰,其家庭、衣服、体发、形象千怪万状,种种皆以革命为言,日异月新,不可思义。自我不见于今数年,而大变若此,几同隔世。近人名词必用日本书句,称年必用西历世纪,虽属不知自立,然无论誉之攻之,要其不为顽固保守,则显而易见也。初尚以为仅一二少数人,今则骎骎乎几遍于全国矣。我自戊戌维新,忧心忡忡,日惧国土之覆亡而人士之不我从也。曾几何时,相将突变,甚且攻我为守旧矣。即如近者毁佛寺以兴学,粤城之长寿既毁,梧州之冰井生波。暗殷阗,何所不可?以兴学徒令古迹荒芜,亦复何必?更闻长寿刮及佛身之金,夫成住坏空,大劫难免,天地且不能久,而况于人?盛衰轮回,物之理也,诚何足计哉!然佛固大地之一大教也,其教虽不切于中国,而其学则甚微妙精深,洽于至理,无能毁之者也。今日势之所趋,水流沙转,而轻重深浅隐然自见,不必过用人力推排之也。至于古物遗迹,则尤当珍护之。吾所著意、法、英游记中,诸凡千数百年之古代宫室、寺垒,为数尤多,其图可具见也。岂惟本国如是,乃至所灭之异国、异种、异教,于其古迹,亦并加珍护。印度舍卫之佛殿,以石柱数十扶之。蒙古前帝之食殿饰金,以三千金补其三尺焉。其馀石像暨刻镂之物,皆收置一室,有守者司其钥而待游人之观览焉。彼岂呗以恭敬之心临之哉?盖以为大地之珍奇,当由大地古今之人公共世守之,一以开知识而为进化之助,一以不示专己守残,而广博异闻之意计至深远哉!此英之所以为文明而臻强盛也。
吾国人得新弃旧非谓顽固保守
佛教微妙深洽于理
古物遗迹尤当珍护
洪秀全之起也,所过名蓝旧迹,莫不焚烧。吾过庐山之九十九寺,皆已化为灰烬焉。野番争斗,则举火焚人之庐,此岂有异欤?又岂止为盗贼之行耶?夫不爱大地古今公共之珍奇物者,非人理也。今之号为维新务实用好媚外者,非新不取,非欧美则弃。勇猛好事,则诚勇矣,然是非深远,甚难定也。庸讵知今日之以为是者,不旋踵而后人即以为非乎?苟无关大体者,毋宁留有馀以待后人之思,且藉以博见闻而考进化耶!且即以为非而扫除焚雉之,不类于野番盗贼之行乎?夫专务实用,则家人筐箧、厨灶、米盐莫尚矣。此岂数千年文明之民族所宜有耶?假令行此,岂不可羞?衡之英人以我为野蛮,不亦宜乎?若秦之长城、隋之邗沟,吾人曾日日数之以炫我之家珍,今则中国之城垣无用矣,然不可以毁。故寺观亦然,虽无用,终不必毁。神佛之像,关系美术,何不留以供博物院之展览?何不保护珍惜,留示后人?
不爱大地古今珍奇物者非人理也
盖凡前人之一瓦一石,一椽一砖,皆千数百年之遗物,有可以令人兴观者。譬之《诗》《乐》,比兴遥深,长歌短谣,一唱三叹,其实亦何用乎?而意戛乎远矣!是其感人甚大,岂止发人之厚质雅韵、深情远度者耶?所关亦非细也。吾戊戌之主毁淫祠,乃为无名之庙宇耳,非有教之庵寺也。即欲毁弃,而一教之大,安有不明下诏书,辨析而后去取之?坐使吏胥之奉行不善,以致僧尼震惊,是岂焕发明诏之初心哉?且吾之变法,乃缘救国,不得已也。当国争据乱,处世虽微,而他日世跻太平,必又有转机而兴盛焉。即夫耶氏之兴盛,亦为佛氏之绪馀。故凡一大教之能立,必有至道足以深入人者,虽有帝王强霸之力,亦无能灭之者,但兴衰有时耳。思挟一时之强力而欲遂灭其教者,皆愚人耳。今耶氏势盛则保护之,佛教衰微则践踏之。柔茹刚吐,亦志士仁人之所引为大耻者也。
前人遗物有可以令人兴观者
夫昔之人非无辟佛者。当北齐时,人民二百馀万,而僧居六十万,民人多舍身佞佛,若此则人道将灭而教治大坏。是故不能不大辟之,以拯其弊,此则昌黎之徒所为日夕大呼者耳。若夫今日中国之佛教,几濒沦亡。行经广西数千里,殆无一寺矣。今日之所为中国患者,是岂在佛教乎?披缁之徒,于今虽少有德学者,然吾观山水佳处及书画古物,多赖山寺僧徒以点缀保守之。若人间世则专事谋食,身不能居守名山水也。变乱既多,名物散乱,势不能保守之,故昔人寄其千百载流传之望于僧寺。是则山寺僧徒,真可以为中国绝妙之博物院、古物室焉。以故弥可珍爱矣!
山寺僧徒可为博物院
吾亦既遍游大地,入其新国,游山水名迹,无古寺古物之可考,无怪服之僧、出世之典,所见者辄觉寡趣。虽以至盛至强之美国亦然。盖人间世之事理甚多,墙之有东西,相反而相成也。有用之与无用,出世之与入世,亦有相成者矣。一室之无空虚也,身何以资转旋焉?一室之有门户也,当其无,以入出之故有。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人能知无用之用、出世入世之相成,则几乎可与言变法也。夫人之务实利、崇实用,固矣,然人固具有高情逸韵、远度清襟、霞举轩轩、自然馨逸,人亦爱慕之至。闹市华堂,清庙广廷,曲室洞房,固人之所欲处矣,然山林泉石之清幽,天风海涛之空旷,萧洒孤高之士尤乐好焉。厨者供人以饮食,日所最要而不可少者也,而多远之。怪石山花不应于用,而斋堂以为清供,与之尤亲昵焉。野人饮食男女、厨溷床第外,无他事物,至务实用也,而教化最浅,去兽不远,人所至轻之者也。高士名流,陈书画金石之骨董、嘉花异草之清供,此饥之不可食、寒之不可衣者也,而文明为最。若夫欧美之富室,则陈设有如骨董之肆焉。由此以言,则能用无用者,岂不尤文而可贵乎?专讲实用者,又岂非野鄙而可贱乎?一切当可由此而类推焉!
专讲实用者野鄙可贱
吾观夫欧人之变法也,利用其新,而不必尽弃其旧。英尤有焉!双轮并驰,徐以俟其得失耳。苟政治之败、物质之窳,必当与各国絜短较长者,则吾为日不给而改良匡正之,故八股、诗赋,吾夙所甚笃嗜也,忍爱而立割焉。若夫不关于救国之政治、物质,则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猎较之场犹可簪花一枝。旧酒醰醰,古器泽泽,遗簪不弃,故剑宜求。摩挲古钟鼎而欣然,赏玩旧书画而色喜,步游废寺而兴嗟,俯读断碑而堕泪。故人风雨,故园草木,故乡庐墓,故国山河,每一相思,侧望何极,眷念反侧,我怀如何?庄子所谓旧国旧都,望之惕然,人之情也。君等独无情哉?苟无故旧之情欤?而其实为真正爱国之仁人耶?是为吾所不敢知也。凡虚不足以任大,浮慕者不足以举实,轻躁者不足以虑远,斟之酌之,损之益之,断之续之,务得其宜,则变通尽利矣。吾国数千年文明大国,大地诚无过我者。《诗》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过兹十年后,发愤自强,保持国粹之论势必大出。春兰秋菊,时吐芳馨,必有英俊领袖之者。追视今者之披头乱服、歌舞傞傞,必艴然嗤为野蛮无耻矣。抱爱国深情者,于意云何?
变法利用其新不必尽弃其旧
庄子所谓旧国旧都望之惕然
得其宜变通尽利
恶士弗书楼,藏古物甚多。有希腊贺梅尔诗,纸墨极古。有十世纪之地图,极粗,几与墨西哥土人同。然吾见今官书各地图,其粗恶亦可比,则彼十世纪时犹在野蛮时代,更不足算也。此楼即有中国地图,亦甚粗,纸墨亦甚旧,类明世者。虽有中国书数百种,然殆无人能读,堆埋尘垢中。诗人舍利以攻教遂没,而有名故留。
“恶士弗书楼”至第131页“吾皆游焉”,与后文《恶士弗大学图记》一文基本重复,文字大同小异,因底本不同,两存之,以便参照。
藏书凡七十五万册,书目亦八百本,墨迹及抄本三万册,在英为第二,在天下为第六。其诗、琴及镖与手书亦存。盖一善之长,亦不使淹没,以感动后人焉。呜呼!以一学校而藏书之富至此,宜其成学之盛哉!此楼白板灰垣,构造甚朴,两边分作十室,中为通道。乃钵连所创建,故供奉其像及存其铁柜焉。别有耶路撒冷缩型,盖恶士弗学本神学之馀,故尤尊教迹也。又有巴比伦刻石甚多,文类似天发神识。有加拉吉打祅祠缩型,吾昔曾登其颠,有印度屋六层,皆在地下住者。名王、名士之像悬列两壁,有楂理士第一及第二与其后像。披发第一像甚寒窘,此其被杀也。列有显理第七御案,蒙以黄绒,制似中土,以为纪念。威灵顿曾为本学校长,故像存焉。
游恶士弗书楼
恶士弗、监布烈住二学校长,皆以大臣之有盛名者领之,故惠灵顿亦尝充焉。像戴发冠,仅露面,各国王及大臣皆然,发短二三寸,束成鬘形,衣红色长袍,每二寸镶金寸许。但不理事,每年仅到一次。惟授博士乃到,各博士跪领封号。其授啤噫等名位,皆不理事,地位固尊重,以空名领之,甚类吾国之翰林管监掌院,而其不理事且尤有甚焉,是直与大学士领内阁同矣。故知旧国多此体制耳。英有贵族,故尤当临以重臣,然亦诸生所乐引以为本校之尊重焉。其校中事皆副校长理之,副校长则以各校之大教习轮充。每一科学有一大教习,名波非(P.F.)。其讲师惟大教习所请,凡数百。其中华学大教习名褎洛,岁脩三千磅。诸生来听讲三磅半,而诸生仅二三人,华文之为人轻弃若此。国势之不昌,亦可谓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