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值变动的社会后果

第一章 币值变动的社会后果

使用货币可以取得设法想要取得之物,这是货币唯一有意义的地方。因此,货币单位的变化,若是在效果上对各方都是一样的,对一切交易的影响都是均等的,那就无关紧要。如果价值的既定标准发生了变化,一个人关于一切权利、一切努力的成果,所得之价用货币来算比以前提高了一倍,对于一切所获之物、一切享受,他所需付出的货币代价也两倍于从前,那么,这对他的生活来说就毫无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货币价值——也即价格水平——的变化,只有在它的影响所及不均等时,才对社会有重要意义。这类变化过去曾经、现在也正在对社会发生着巨大影响,这是因为,正如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的那样,当币值发生了变化,它并不是均等地施及于所有人或所有目的的。一人之所得和其所出,并不是在同一比例上进行改变的。这样,价格和收益上的变化,当用货币来计量时,对不同阶层的影响一般来说是不均等的,财富从一个阶层手中转移到另一个阶层手中,让这里一夜暴富,那里穷困受窘,幸运之神重新分配她的恩惠之时,又使得几人计划受挫,几人希望落空。

自1914年以来,币值的波动起伏之大,影响之广,堪称现代经济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无论是以金、银还是纸币来计的价值标准,其波动的剧烈程度都是前无古人的;不仅如此,而且其所侵袭过的社会与以往任何旧时代下的社会相比,在性质上也有所不同,按照一般的假定,在现代社会经济组织下,价值标准是相当稳定的。

在拿破仑战争以及战后紧接着的那一段时期,英国物价波动最为剧烈之时,一年之内涨落差距也不过是22%;在20世纪前25年,物价水平达到了最高峰,我们一向把这段时期看成是货币史上最为紊乱的一个时期,但是就前面的13年这一时间段而言,最高价格水平尚不到最低价格水平的一倍以上。将这和过去9年骇人听闻的变动趋势进行比较,结果更加显而易见。为了让读者对确切的事实能够有所回忆,敬请读者参阅下面的表格。

在这张表格中,我没有把俄国、波兰和奥地利列入进来,这些国家的旧有货币早已破产。不过,我们可以观察到,即便把这些饱受革命或战败蹂躏的国家排除在外,这个世界仍然找不到一处躲过这种货币剧变之劫的地方。在美国,金本位制度尚且运行如常,在日本,战争带来的是收益而非负债,在中立国瑞典,货币价值的变化与英国的情况不相上下。

从1914年到1920年,相对于可以购买的物品而言,所有国家都经历了一场货币供给的扩张,这就是说,产生了通货膨胀。自1920年以来,重新控制了金融局势的那些国家,不满足于只是结束通胀,又过分地缩减了货币的供给,造成了通货紧缩的苦果。其他一些还没有控制住金融局势的国家,其通胀的趋势较以往更是一发不可收。在一些国家,意大利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相对稳定的价格所带来的理想结果,希望实现通缩的轻率的想法已经被金融局势的无可驾驭给打消了。

批发价格指数(以1913年为基年)* 单位:%

img

续前表

img

注:*此处的数字采自国际联盟的《统计月报》(Monthly Bulletin of Statistics)。
**到1919年,数字采自《统计学家》(Statist);之后的则取《经济学人》(Economist)、《统计学家》和贸易委员会三家指数的中位数。
***(经过修正的)劳工局指数。
****上半年。

无论是通胀还是通缩,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害。在改变不同阶层之间财富的分配上,二者皆会有所影响,但是在这方面通胀更加要不得。对于财富的生产,二者也都会发生影响,然而在这里通胀会带来过度刺激,通缩则会使财富的生产减慢,在这方面通缩的危害更大一些。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在讨论时可以采用的最为便利的方法,就是把问题进行分类:先来分析货币价值变动对财富分配的影响,此时我们主要关注的是通胀;接下来再考察这类变动对财富生产的影响,此时主要关注的则是通缩。过去9年价格变化是如何影响整个国家的生产效率,以及它们又是如何影响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相互关系的呢?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就是要明确灾难的严重性,并寻找解救之法,这也是本书意欲探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