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若干不同目标

第四章 货币政策的若干不同目标

本书第一章和第二章对货币购买力的不稳定造成的恶果以及政府财政上的紧张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这些讨论表明,我们的主题对于社会福利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章尝试着为我们的建言提供一种理论上的基础。现在,在本章和下一章,我们开始转而讨论补救措施

在除了美国之外的大多数国家里,货币之所以不稳定,乃是源于这样两个因素:一个是国家的通货无法按照某种人们认定的价值标准、即黄金的价值来使之保持稳定;一个是根据购买力计,黄金本身的价值也无法保持稳定。公众(例如坎利夫委员会[1])一致集中关注的,基本上都是上面这两个因素中的第一个。我们往往认为,恢复金本位制度,也就是说使一个国家的通货按照一定比率兑换黄金,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是我们的目标所在;所争论的主要问题,只是在于这一比率的具体大小当断于何处,是应当恢复到战前的黄金价格水平,还是要把价格定得更低一些,争议的无非是这两种情况哪一种比较接近于目前的实际情形;换言之,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通货紧缩(daflation)和货币贬值(devaluation)这两个目标之间挑选一个出来。

这种认识未免显得过于轻率。且让我们看一看过去5年价格变化的情况,很显然,美国是从来未曾脱离过金本位制度的,但是它所遭受到的损害,与许多别的国家并没有什么两样,在英国,较大的因素来自黄金价格的不稳定,而不是外汇汇率的不稳定,甚至法国也是这般情形,意大利的情况也差相仿佛。另外,在印度,它是一向都深受外汇汇率剧烈波动之苦的,但是这个国家如今价值标准的稳定程度却超过了任何其他国家。

因此,我们不应该期望通过固定汇率而摆脱我们在通货方面面临的麻烦。这样做甚至还可能会削弱我们的控制力量。有关币值稳定这一问题,所牵扯的方面繁多,我们必须对之逐个加以考虑:

(1)货币贬值对通货紧缩。且不管我们是否用黄金作为价值的尺度,我们到底是希望把价值标准确定在接近现行的价值水平上呢,还是希望它恢复到战前的价值水平?

(2)价格稳定对汇率稳定。要使得国家的通货价值稳定,是根据它的购买力获得这种稳定,还是根据某些国外的通货获得这种稳定,哪一方更加重要呢?

(3)恢复金本位制度。根据我们对前两个问题的回答,无论金本位制度在理论上如何不够完整,这种制度实际上能否使得我们达到币值稳定的目的呢?

在对以上各种目标做出选择之后,在下一章我们就可以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