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能源是可以从其中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清洁能源是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世界各国在竞争中涉及的最重要战略资源,能源与资源格局的变化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和经济走向。从高碳到低碳再到零碳,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绿色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曾在 《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具有前瞻性地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对于清洁能源发展来说,大数据带来了变革的曙光,大数据技术在清洁能源全产业链的应用将加速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最终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进程。
新时代赋予了清洁能源发展新的使命。国家电网公司以电网规划引领清洁能源有序发展。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青海省作为首个省份,由青海省电力公司开展了连续9天216h的全清洁能源供电尝试,创造了世界“绿电”供应的新纪录。基于“绿电9日”的成功实践,青海在发展清洁能源,推动建立安全、清洁、经济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保护好“中华水塔”,抢占能源科技制高点,驱动绿色能源示范省建设中做出了积极探索,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对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而长远的意义。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突出了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各省积极开展了有力探索,例如 《青海省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工作方案 (2018—2020年)》(简称 《方案》)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框架和发展机制,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水平达到全国前列,清洁能源生产比重达到51%,消费比重达到41%,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实现跨越式增长,特高压外送通道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构建起相对完整、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新能源产业链,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方案》明确指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打造清洁能源配套产业强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光伏转化率、延长光热储能时间、提升风电智能装备制造水平,围绕光热、分布式发电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抢占新能源产业主导权,稳步壮大清洁能源产业;依托青海新能源大数据中心、光伏发电实证基地,争取设立国家清洁能源实验室,形成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成为青海省抢占国际太阳能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平台。
2019年1月,国家电网公司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和“一个引领、三个变革”的战略路径,首次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概念。3月,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电网的枢纽作用,不断优化价值流向,打造新业态、新模式,通过资源共享共用推动能源生态圈的价值共创。泛在电力物联网,可以理解为一个通过数据共享、业务融合实现多方共生、共赢的一体化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够推动新技术、新模式与新生态的全面繁荣。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瞄准“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坚持“一个引领、三个变革”的战略路径,实现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新时代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电网的枢纽作用,利用电网广泛互联的网络属性,打造新业态、新模式,树立开放共赢的共享理念,建设好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从而解决电网的突出问题,应对挑战,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早期的清洁能源电站建设及运营方式基本采用粗放建设、摊大饼式的经营模式,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大面积应用并产生价值的背景下,“风火同价”“风电限电逐步放开”等政策作用对清洁能源电站的精益化管理、经营效益提出更大的挑战与推动。传统的建设与运营方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对清洁能源高效利用、高效经营的实际需求。
以“阿尔法狗”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战胜了围棋冠军柯洁,再次证明了以“深度学习”为理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分析、逻辑推理等方面的精准计算能力与依赖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大数据、大计算、大决策越发强大,依赖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金融等创新应用模式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数字价值;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通过解决数字鸿沟、加强资源共享实现了以数字为基础的新模式、新业态与新经济。
就如何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在清洁能源行业的真正落地,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加持清洁能源行业,实现清洁能源管理精益化、管控精准化、资源共享化,进而推动清洁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演进成熟,各省开展了试点应用。其中青海省作为清洁能源改革示范省,选取智慧风电站典型试点率先应用,以试点切入,继而以点带面向全青海省推广相关技术与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