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效益分析

5.2.3 效益分析

通过集中功率预测模式,将电站的预测准确率、上报率等指标折算成考核分数,实现了直接从大数据中心向省调报送,避免了在电站现场进行预测和上报的情况,有力支撑了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模式,带来了客观效益。

(1)集中功率预测系统能够满足多个厂家、清洁能源场站都在同一系统上统一下单、管理、数据查询分析、比较预测结果等需求,保证了系统数据的统一展示和考核分析。使用能源大数据中心集中功率预测后,发电企业可直接在系统中观看自己所辖电站的功率预测情况和考核预测结果。

图5-6 功率预测对比图一

图5-7 功率预测对比图二

(2)不同功率预测厂商对同一电站的预测信息对于入驻的发电企业来说是开放透明的,以方便发电企业直观地看到哪家预测提供商提供的预测结果精度最高,并可以通过平台下单、以灵活购置的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功率预测服务商。打破了原有场站单一、固定的功率预测服务模式,降低了电站考核风险。到年底后如果觉得其他功率预测提供商的预测精度更高,可以无缝选择和切换,避免了更换功率预测提供商造成的费用成本。

(3)在集中功率预测中,预测服务提供商只需要关注预测算法,无须再到电站进行实地处理,只需直接在大数据中心进行处理,避免了传统预测系统的分散式部署维护,以及服务出现异常后到达现场处理的时间偏差和故障处理时间。大数据中心负责功率预测结果的上传和省调报送以及保障大数据中心到省调的通道畅通,能够及时有效处理问题。电站现场只负责集控平台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即可,无须像传统方式那样定期开展数值天气预报信息拷贝等工作。

(4)新建电站只配置本站环境监测装置,可不再配置功率预测系统,能够节省设备采购、维护及后续升级成本,每座新建电站可减少功率预测系统投资20 万~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