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设计意义及原则
3.1.1.1 意义
(1)增强电网数据网络安全,利用统一的平台与标准化的实施方案防治分散化数据接入不规范带来的安全隐患。
(2)引导区域内清洁能源场站由分散式运维向集约化运维转变,减少清洁能源企业为实现集中化运维所付出的建设维护成本,并利用技术资源集中化优势,实现平台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
(3)支撑能源大数据平台的清洁能源生产数据的引入与数据增值服务的发布,实现大数据平台与实际生产业务的无缝连接。
(4)促进清洁能源调度管控能力,为电力交易、调度计划及能源合理化分配提供实时数据支撑。
3.1.1.2 原则
为保证对未来更多业务和数据提供支撑,系统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可扩展性、稳定性、安全性、兼容性、开放性、统一管理的原则。
1.可扩展性原则
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数据平台应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考虑未来的增量和可能的变化,以及创新业务的开展,采用可动态扩展且基础架构一致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便于后续根据业务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扩容调整,且这种调整应具备按不同的功能分区,独立灵活进行扩展调整的能力。如当实时分析类应用增加时,可独立按需地对实时分析处理功能区进行扩容。
2.稳定性原则
数据平台应确保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为用户提供连续不间断的7天×24h服务以及数据的持续接入管理,在设计和建设时要减少单点故障的存在,对于可能存在单点故障的环节在设计上要尽可能减少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3.安全性原则
应具有完整的安全策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手段保障数据平台的安全,特别是数据的安全。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备份和数据灾备机制,确保汇集到平台上的数据不丢不缺,且在发生系统故障时能够快速进行数据恢复;另一方面通过各级安全管控机制,避免非授权的数据访问及抽取,确保让正确的用户在正确时间访问正确的数据。
4.兼容性原则
相应平台技术及数据标准升级后,平台能够兼容旧的版本和跨平台应用,保障历史数据的可延续。如对平台数据分析功能区数据分析服务进行版本升级之后,应确保原数据分析任务在平台上的兼容运行。
5.开放性原则
数据平台应遵循开放性原则,即在安全防护和合理授权的前提下,以标准化的接口及规范,向合作伙伴开放平台的数据和各类功能,共同打造大数据商业生态。
6.统一管理原则
数据平台各功能分区应被纳入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管理、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运维管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运维和质量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