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意义

2.5.1 意义

近年来,监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从模拟监控到数字监控,再到网络视频监控,这些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监控技术是自动控制和安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而且在远程监控和通信网络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在早期的监控技术中,其难以克服的缺点是实时性差。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监控技术的发展,克服了实时性差的困难,真正做到了监控系统的实时性。由此,打破了设备和人之间的地理局限性,可以远程监控并且进行相关的操作,更加便利、快捷、安全。

由于清洁能源发电产业的持续推进,以及光伏、风能等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清洁能源场站的发展可谓是朝气蓬勃,因而清洁能源场站远程监控系统自然会应运而生。清洁能源场站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显示场站运行的状态,为运维人员和管理决策人员提供相关统计数据,有助于提高运维决策效率。

在20世纪90年代,国外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备成熟的监控系统技术体系。在最早期的监控技术里清洁能源场站的巡检是其核心部分,后来对清洁能源场站的监控变成了在局域网范围内进行,再到当前的清洁能源场站远程监控,最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远程监测和控制。这三个阶段是互为基础、互相衔接、逐步实现的。通过数据通信线路将逆变器、汇流箱、气象仪器等连接起来,同时需要将数据上传到网络或本地服务器,这样才能方便运维人员进行维护和决策,从而优化监控系统性能,为清洁能源业主提供市场经济效益。

在将监控技术应用到清洁能源场站这方面,我国的发展还相对落后。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日益发展壮大,势必带动我国清洁能源场站远程监控系统的不断发展。

2009年8月,我国第一家光伏电站监控平台诞生,经过为期一年的完善,在2010年推广并投入应用,开启了清洁能源场站网络远程监控的先例,起到了巨大的示范效应。目前,国内清洁能源集控平台发展迅速,多家清洁能源公司均推出了清洁能源集控平台,实现了清洁能源场站远程集中监控,推进了清洁能源场站信息化建设的脚步,提升场站管理水平;降低了设备及人工成本,提高了场站经济效益。清洁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促进国内清洁能源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合作和深入融合,这将会对我国清洁能源发电行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对于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式地提升我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清洁能源大数据智能集控标准化研究成果将为清洁能源场站运行与管理提供完整的自动化监控信息,有助于其全面掌控所有清洁能源场站的运行状况,统筹资源调配,实现各清洁能源场站设备的集中监视和管理,提高公司综合管理水平、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场站发电效益。

1.提高清洁能源场站自动化水平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是清洁能源场站运营模式的发展方向,这对清洁能源场站的设备状态、自动化水平、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清洁能源场站设备一流、人才一流、管理一流的重要标志,建立清洁能源大数据智能集控平台,是实现清洁能源场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必要条件,对全面提高清洁能源场站自动化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提高清洁能源场站群的经济效益

设置清洁能源大数据智能集控平台,建立与当地气象部门的联系,根据气象部门对未来时段天气的预测信息,制订清洁能源场站在未来时段的生产计划,合理安排人员调配和设备检修计划,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场站群的经济效益。

3.提高清洁能源场站群在电网中的竞争优势

随着清洁能源场站群规模的日益扩大,清洁能源发电量在电网中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通过建立清洁能源大数据智能集控平台,对各清洁能源场站的发电状况进行预测,并上报省级电力公司,以利于省级电力公司电力调度计划的制订,提高发电公司在电网中的竞争优势。

4.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由于清洁能源场站群具有设备多且分布分散、地处偏远的特点,如果对每个清洁能源场站单独管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清洁能源大数据智能集控平台,实现清洁能源场站群的集中运行管理、集中检修管理、集中经营管理和集中后勤管理,通过人力资源、工具、备件、资金和技术的合理调配与运用,达到人、财、物的高效运作和资源的优化利用,保障实现清洁能源场站群综合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5.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抵御风险的能力

清洁能源发电状况极大地受制于当地的气候条件,恶劣的天气状况会影响清洁能源场站的安全运行,并对清洁能源场站设备造成一定的破坏,建立清洁能源大数据智能集控平台,制定各种气候条件下的防灾预案,根据收集到的各清洁能源场站所属区域的气象预报信息,对于可能到来的灾害性天气,尽早启动防灾预案,对保证清洁能源场站的安全运行、减少灾害损失十分必要。

通过清洁能源大数据智能集控平台将所属的清洁能源场站或其他清洁能源项目集成为一个网络,建立一个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性能良好且可靠、安全、稳定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对所属清洁能源场站的统一监视、控制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