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20世纪以来,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一个全球突出问题摆在人类面前。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和生存境遇,也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全面割裂、疏远和冲突。而兴起于20世纪末的生态批评正是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批评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它以当代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从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角探讨文学、文化、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兴起的生态批评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以相对独立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生态学”;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态学”;以人的内在的情感生活与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精神生态学”。人类对于生态自然的破坏势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整个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状况。同时,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并也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生态的进程和状况。要真正解决生态问题,不仅仅是解决狭义的自然生态问题,更为重要的也许还是社会生态问题和精神生态问题。生态批评也不仅只关注自然生态这一层面,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同样是生态批评必须关切的对象。欧茨的作品清晰地表达了她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双重影响下自然命运的担忧,也表明了欧茨对日益严重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强烈关注。

欧茨在童年时代与自然亲密地接触,这一经历直接导致她在成年之后仍旧关怀自然,并在小说中展现其自然关怀情结,她的绿色人生经历成为她在小说中关怀自然的源泉;美国当代环保运动是她在小说中关注动物的生存权、关注女性与自然遭受的男权压迫和生态正义问题的时代氛围,成为她小说中体现的动物保护、生态女权主义及生态正义的思想源泉;欧茨受欧美现实主义作家的思想传统和梭罗自然保护主义思想的影响,关注生态危机这一美国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由于欧茨强调艺术具有解释生活与社会的功能、艺术具有道德教育作用及帮助人们解决现实问题的功能,所以在美国出现生态危机的时候,她能够很自然地将自己对生态的关怀融入小说创作。以上四个因素成为欧茨在小说中关注生态问题、产生生态思想的语境。

暴力这一主题一直是评论界研究欧茨小说的重点,欧茨擅写暴力已是共识,但综观国内外评论界对她作品的研究,国外鲜有研究者研究欧茨作品中的生态思想。从研究思路来看,国内研究者却有新的研究视角不断出现,对欧茨作品的研究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采用女性主义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对小说中的主题、人物和艺术手法的研究及其成果较多,评析较有创意。但是,国内对欧茨的生态思想研究仅集中于《大瀑布》等少数作品,且是零星的研究论文,系统研究欧茨作品中的生态思想的著作较少。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欧茨作品中的生态思想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运用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分析《掘墓人的女儿》中的生态异化;二、运用环境公正批评理论分析《大瀑布》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及“有毒话语”;三、运用精神生态批评理论分析《妈妈走了》中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及《中年——浪漫之旅》中现代人面临的婚姻危机。透过欧茨笔下的暴力现象,探讨其背后的生态思想,对这一方面做系统、全面的研究不但具有创新性和不同的研究价值,而且对进一步拓展国内外欧茨作品的研究成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作品中的生态思想研究”(QN2017040)、曲靖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2021ZX005)的共同资助,特此鸣谢!

范跃萍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