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浪漫之旅》中当代美国中年人的婚姻与家庭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人的价值观偏向于个人主义和性开放,加上反传统、反权威、反理性风潮抬头和女权运动的兴起,美国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指由已婚夫妇和未满18岁的孩子所组成的家庭)受到巨大的冲击,家庭模式趋向于多元化[67]60。剧烈的社会变化使美国人的婚姻与家庭迎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危机,主要体现在单身男女比例持续上涨、离婚率不断上升、单亲家庭剧增、未婚同居、群居和成年人单身家庭普遍存在,婚外恋发生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中年——浪漫之旅》(以下简称《中年》)是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描绘亚当的若干朋友,表现当代美国社会的全景,婚外情、单身、种族问题、离婚、同性恋、青少年问题等诸多因素在这部小说里均有涉及。本节以这部小说为例,详细分析作品中典型人物对待婚姻与家庭的四种不同态度,即保持单身、离异后同居、离异后再婚及婚外恋等,试图揭露当代美国中年人婚姻与家庭中存在的危机与挑战。
一、保持单身的亚当·贝伦德和玛丽娜·特罗伊
美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对不幸婚姻产生的恐惧感,导致不少美国男性不愿再涉足婚姻而选择单身生活。“害怕跟不投缘的女性结婚的男性,是不结婚男性的10倍。特别是他们属于生活在失败婚姻家庭成长起来的一代。其中有的男性认为不结婚可能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也有的男性作了另外的选择而不屈服于社会的压力。”[68]6人到中年无家庭子女,孑然一身的人依然保持单身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然而,对于亚当·贝伦德来说,婚姻与家庭、性和欲望恰恰是他避之唯恐不及的。首先,在他年幼时期父亲没有尽到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和义务,在贫困当头懦弱地抛妻别子、另组家庭的行为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这导致了亚当对家庭的朦胧的概念:亲密如家人、血缘等关系在大难临头时也可以被弃如敝屣,家庭之中金钱和利益有时甚至远远超过亲情和天伦之乐。亚当对家庭的观念随着他14岁时意外把母亲和妹妹活生生地烧死在家中而逐渐地呈现出来,甚至达到了扭曲的程度。尽管并不是他的本意,然而,最爱的母亲和妹妹死在他手里的事实对亚当来说几乎是一个致命性的打击。随后为了反抗养父无穷尽的毒打,他抡起十字镐几乎把养父打死并被判入狱。此时的他无论是血缘上还是法律上已没有了家人。从这一系列的悲惨遭遇可以看出,亚当的童年时期几乎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与此相反,他对家人总是充满浓重的负罪感(对母亲和妹妹)以及强烈的复仇欲望(对父亲和养父)。这样的一个人,成年以后要么吸取经验教训,痛定思痛,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婚姻与家庭,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要么“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女性与婚姻敬而远之,抱定独身主义过一生。很显然,亚当属于后者。即使在他成年后赚得千万资产,住豪宅,周旋于上流社会舞会、金钱和美女之间,财富与美女唾手可得,他也不为所动,在富人区过着低调、朴素、苦行僧似的生活,深居简出,粗茶淡饭,身穿廉价的花绸衬衫,开二手车,用二手货。虽然周围无数美女对他死心塌地,或明或暗地利用尽可能的机会和场合勾引他,他却婉拒了一切的热情,并对她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富有哲理的思想和言行深深地影响着她们。他终身未婚且几乎没有和女性有性关系,他代表的是受到婚姻和家庭负面影响且保持着审慎或恐惧态度的人。究其根底,这是一种对婚姻和家庭的不信任,对自己本身的不自信,因曾深受其害而用坚硬的壳把自己层层封闭起来,害怕以后再受伤害,宁愿保持单身,孤独一生。
玛丽娜·特罗伊单身的原因和亚当却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状况。她没有经历过亚当所经历的悲惨遭遇,所以她像其他正常女性一样,遇见自己喜欢的男性,会想着谈婚论嫁、结婚生子。她被亚当时而忧郁、时而开朗的气质、随和的性格、丰富的言谈所吸引,但因为亚当的屡次温和且坚定的拒绝,意味着她不可能和亚当走向婚姻的殿堂。在暗恋亚当的那一群中年女性中,只有玛丽娜未婚,而且比起其他女性,她和亚当之间拥有更多的兴趣爱好和共同话题,她在亚当的生活里面其实是个特殊的存在,书中也暗示了玛丽娜是唯一有可能和亚当结婚的人选。“这是爱人的馈赠,唯一的原因是:他爱她。”[69]66她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经营一家盐山书店,但经常入不敷出,惨淡经营,差点自杀。亚当及时地向她伸出援助之手,成了书店的“合伙人”,并经常悄悄买走卖不出去的书。亚当鼓励她重拾年轻时的梦想,寻找“精神上的自我”,为了成为一个艺术家而努力。为了能让她毫无后顾之忧地追求艺术,他还赠了玛丽娜一幢大房子。灵魂上和心灵上的契合使得玛丽娜深陷对亚当的爱中不能自拔,即使她不知道亚当是否爱她,她也不打算嫁给别人。在亚当为了救人而献出生命之后,她对亚当的爱并没有消失,反而因为亚当一个个的谜团而变得炽热。她拒绝了罗杰的求爱,出人意外地离开了盐山村,搬到了宾夕法尼亚州亚当赠给她的房子中。此时她已决心守着对亚当的爱,过孤独的隐居生活,完成亚当创作的一件件雕塑半成品。雕塑作品的成功使玛丽娜重新拥有了自信,并重新开朗乐观地面对自己将来的人生。玛丽娜的单身其实源于对亚当的极度仰慕和对自己的深刻的自卑。作为一位艺术爱好者,亚当拥有玛丽娜所羡慕的艺术家的天分、认真严谨的态度和冷静的性格。玛丽娜对亚当的爱,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上的仰望和寄托。对玛丽娜来说,亚当就是艺术的化身,是类似偶像的存在。
二、离异—同居:罗杰·卡瓦纳夫
双方同居有种种原因,高离婚率是促使同居者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人已决定结婚,但婚期未定;有的正考虑结婚,拟试婚后再做决定;还有些人根本不想正式结婚。但不论何种情况,多数人在几年内就会决定是否结婚,还是中止同居。”[70]56
罗杰·卡瓦纳夫是个小有名气的律师,书中开始时已经与妻子离异多年,拥有女儿的监护权。婚姻破裂给了他很大的打击,摧垮了他的理想。“从原则上讲,他不喜欢、不信任任何一个女人。”“虽然他对所有女人都有一种性的欲望与冲动,想抓住她们……但是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控制着他:不要触摸她们,更不要走近她们。”[69]71他一方面因为前妻李·安恩在他们的婚姻持续了12年后移情别恋而对女人怀有强烈的厌恶感;另一方面又离不开女人,这使他在对待女人的问题上充满了矛盾。婚姻的破裂也给他正值青春期的女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着装还是行为,女儿变得桀骜不驯、叛逆,穿肮脏的衣服裤子,满口脏话,不好好学习,仇视父母。尽管罗杰尽力地去修补父女之间的关系,然而收效甚微。在加入了“释放无辜者协会”的志愿者活动中,他认识了内奥米·沃尔普,那是一个喜欢标新立异,具有女权意识的女性。罗杰觉得自己并不爱她,但两人还是发生了性关系,并一直保持着暧昧的同居关系,直到内奥米的怀孕打破了这一平衡。内奥米是罗杰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上失意的避难所。尽管事业上很成功,但婚姻的破裂,女儿的叛逆,以及爱恋玛丽娜却无果,使得罗杰在精神世界处于贫瘠和荒凉的状态,急需有人把他从这一状态中拯救出来。这时,内奥米的出现就成了罗杰的救星,但是他和内奥米之间毕竟没有感情基础,只有性和欲望。“罗杰遇到了典型的中年问题,作为男性,一开始他没有像几位女性主动找到危机的根源加以解决,而是慌乱不知所措地顺其自然。直到内奥米将意外怀孕的消息告知罗杰,他才开始真正考虑起自我的责任。”[68]59尽管内奥米怀孕并生下了孩子,他们最后仍然没有在一起。
三、离异—再婚:阿比盖尔·代斯·普雷斯
阿比盖尔·代斯·普雷斯是一个42岁的离了婚的女人。尽管她曾是交际花,是聪明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她和丈夫哈里森也曾有过真挚而甜蜜的爱情和婚姻。然而,人到中年之后,曾经牢固的婚姻因生活的平淡、外在的诱惑而骤然破裂。“绝大部分情况是,母亲被抛弃,成了可怜巴巴的断肠人,失败者。父亲另娶年轻妻子。为什么不呢?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家。时代变了。上帝死了。”[69]165她的婚姻是不幸的,丈夫哈里森在得知她左边的乳房有一个豌豆大小的囊肿并被误认为是恶性肿瘤后,“不但心烦意乱,而且十分恼火”[69]161。在离婚后更是把他的狡猾、残酷变本加厉地用在前妻阿比盖尔身上。“凡是哈里森认为会让阿比盖尔心神不定、坐立不安的消息,他总会不失时机地告诉她;凡是他认为会把她渴望已久的安宁与温馨击得粉碎的事情,他都会千方百计地通报她。”[69]150对婚姻的失望使阿比盖尔只能把全部的感情寄托在儿子贾里德身上,但处于青春期的叛逆的儿子粗暴地拒绝了她的一次又一次的好意。为了能见儿子一面,她只好乔装打扮去跟踪自己的儿子,小心翼翼地给儿子打电话希望能和儿子一起吃晚饭。结果她酒后驾车遭遇车祸,幸好她和贾里德都没有重伤,但她从此彻底失去了贾里德的爱,因为贾里德认为母亲想杀了他。晚上,她要服安眠药、吃镇静剂才能睡着。亚当是她唯一真正爱过的人。自从童年时代结束之后,她认为亚当是她漫长的、充满冲突的生活中唯一有资格接受一个聪明女人的挚爱的男人,可是亚当拒绝了她的爱。对她来说,生活已经毫无指望。丈夫抛弃了她,儿子厌弃了她,心目中的情人不接受她。就在她打算自杀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个像天使一样的11岁的中国小姑娘。“她怦然心动,想保护她,帮助她。这个女孩儿身上有一种与她的年龄不相称的忧郁,仿佛一个年老的灵魂装在年轻的躯体里。”[69]406为了接近这个小姑娘,她认识了小姑娘的养父戈哈斯·奥尔特并获得了他的真挚的爱情。“阿比盖尔重塑自我,精神从小我走向了大我的境界。她不再将自己限制在家庭的小圈子里,而是走出家门,超越了一个母亲的责任,跨越了国家间的界限和禁锢,将爱播撒给一个被遗弃的中国女孩,亚当的无私奉献精神在阿比盖尔身上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71]58
四、婚外恋:莱昂内尔·霍夫曼
从20世纪末至今,美国的多项关于婚姻态度的民意调查都显示,绝大部分的美国公民对婚姻的期待都是一夫一妻制。虽然大部分人都会认同已婚人士不应该有婚姻不忠(marital infidelity,又叫婚外情、婚外恋、出轨、外遇等)的行为,但是近几年,婚姻不忠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Atkins发现性别和年龄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男性在55岁到65岁之间报告有更多的不忠行为,而女性是在40到45岁之间[72]362。
长期以来,学者最经常得到的结论之一就是,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不忠(婚外恋)[72]363。莱昂内尔·霍夫曼正是中年婚外恋的典型例子。莱昂内尔是一个成功的出版商。他和卡米拉结婚的时间已经很长了,长到让他足以对自己的妻子、漫长的婚姻和“陈列柜”似的家感到厌倦,“就像洞穴里的鼹鼠,相互之间视而不见”[69]83。卡米拉被亚当·贝伦德吸引,莱昂内尔对此表现出令人疑惑的宽容的态度,一方面是他知道亚当·贝伦德对卡米拉并无非分之想;另一方面则是盐山村的丈夫们认为:“只要自己的女人不和她那个社交圈子以外的男人相爱,这种行为是无害的。”[69]93对妻子的精神出轨的宽容或不在意暗示了他在为自己将来的外遇找借口。在他脖颈和脊椎剧烈疼痛不得不到医院治疗而遇到茜丽之后,他对茜丽一见钟情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他想不起曾经这样爱过卡米拉。他想不起曾经这样爱过任何人。”[69]348他把对生活的失望和恐惧寄托在和茜丽的非正当关系上,渐渐地偏离了正常的人生轨迹。茜丽充满“异国风情”,年轻漂亮,而莱昂内尔已经53岁了,为了能与茜丽一直在一起,莱昂内尔与卡米拉摊牌并搬出盐山的房子与茜丽同居,一起去国外旅游,不接卡米拉和儿女的电话,完全沉浸在婚外情的幸福之中。而茜丽却对他欲迎还拒,多次暗示莱昂内尔与卡米拉离婚,卖掉公司股份,以千万富翁的身份退休,环游世界。但茜丽在与他同居的同时还与多个“男朋友”保持暧昧关系,并把“男朋友”带到莱昂内尔的公寓过夜。茜丽的背叛使莱昂内尔内心认为的“爱情”不堪一击。遭受着身体上的剧烈疼痛和精神伤害的莱昂内尔不得不重返盐山村的“洞穴”和卡米拉的身边,接受卡米拉的照顾,但精神大不如前,因为疑似患上“艾滋病”而变得暴躁易怒,喜怒无常,婚外情的美丽梦想变成了虚幻的泡沫,不再相信任何人,最后因对卡米拉的粗暴态度而不慎被卡米拉收养的狗活活咬死。可以说,莱昂内尔的悲剧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只追求传统婚姻与家庭给个人带来的有利之处,而不愿承担其中的一些义务、约定。经过30余年的社会变化,结婚、生育和维系家庭关系在美国社会成为任凭个人自由选择的事,婚姻制度已丧失以往强大的约束力。小说中展现的主人公几乎都面临着或轻或重的家庭和婚姻问题,都在苦苦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美国《未来学家》杂志的撰稿人之一弗斯顿伯格认为,美国家庭的前途是“多样化”[73]。离婚、同居而不结婚、不完整家庭等现象,今后还会继续存在和出现,但是,建立正常家庭的理想,在美国人的社会生活中仍将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人普遍希望得到婚姻、家庭关系带来的亲密感情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