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四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大瀑布》
范跃萍(曲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段绍俊(昆明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 要:生态批评主要研究文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自然与文化,特别是自然与语言文学作品的相互联系作为它的主题。在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由和谐共处转向人类对大自然的控制与征服。本文试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大瀑布》中的大瀑布所面临危机的根源进行解析,旨在更好地把握欧茨的生态意识及其对人与自然联系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生态批评;《大瀑布》;生态危机;简单生活观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38— )是一位创作力极为旺盛的作家,自从她的处女作《北门畔》短篇小说集问世以来,迄今已发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诗集和剧本近四十部。她的长篇小说《大瀑布》获2005年英国奥兰治小说奖最佳小说提名。著名的《柯尔库斯评论》说:“这是迄今为止她最好的作品——也是一部代表作。”[1]1尼亚加拉大瀑布作为《大瀑布》故事发展的主线,见证了阿丽娅的两次婚姻,包括她与吉尔伯特昙花一现般的失败婚姻,以及她与德克的相识、相恋及婚后的感情危机。文中的大瀑布既体现了大自然的神秘莫测的巨大威力,也反映了不断发展的现代工业文明给大瀑布造成的重大污染及大瀑布对人类的报复,由此隐含了作者渴望消除污染、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一、生态批评内涵的界定
1996年,美国第一位“文学与环境”教授、生态批评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指出,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格罗特费尔蒂对这一定义还有进一步的解释:“所有生态批评仍然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人类文化与物质世界相互关联,文化影响物质世界,同时也受到物质世界的影响。生态批评以自然与文化,特别是自然与语言文学作品的相互联系作为它的主题。作为一种批评立场,它一只脚立于文学,另一只脚立于大地;作为一种理论话语,它协调着人类与非人类。”[2]中国学者陈文娟在《生态文学批评述评》中明确指出,生态批评主要是一种生态危机迫切需要的思想文化批评,是以生态整体观、系统观、动态平衡观作为主导思想的、以文学作品为媒介的文化批评,其主要目的是挖掘并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揭示人类的思想、文化、科技、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恶劣态度和涸泽而渔式的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这是生态批评最基本的特征和最重要的价值[3]。近代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由和谐共处转向人类对大自然的控制与征服,科学技术被视为现代文明的组成要素和内在原动力。科技的发展导致工业文明的巨大进步,一方面给人类带来更好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却在不停地干扰自然发展的进程,直接导致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欧茨的长篇小说《大瀑布》就生动地描绘了现代工业文明给大瀑布带来的严重的生态危机。
二、《大瀑布》中的生态危机
生态思想家沃斯特认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4]356然而,可悲的是,人类的思想文化意识决定了人类为了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地征服控制和改造自然。正因为如此,“人类的科技从来没有像当代这样依赖于权力集团和财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不得不接受权力和金钱操控”[5]180。作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北美尼亚加拉大瀑布,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向人类展示着大自然巨大的魔力。然而,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大瀑布被当地市政府和斯万化学公司用来处理垃圾和有辐射的战争化学废料,导致居住在此地的居民的健康状况受到了严重威胁:流产,出生的畸形儿,精神错乱,中风,呼吸疾病,肺气肿,各种各样的癌症,等等。“在后院,许多人家的后院,都有一种恶心、古怪的黑泥渗出来,像油,却比油要稠。”[1]167更让人无法容忍的是,填满了化学废料、严重被污染的“爱的运河”(大瀑布的一部分)竟然被以一美元的价格卖给尼亚加拉大瀑布市教育委员会,并在这里建了一所小学,很多孩子被“灼伤”,患上了过敏症,还反胃等。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而现在这一群丧心病狂、利欲熏心的权力人士们为了利益已经置孩子们于不顾了。当德克决定替妮娜·奥谢克状告尼亚加拉大瀑布市、卫生委员会、教育委员会、斯万化学公司、市长办公室,还有医疗检测处的时候,他其实潜意识中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以一己之力来对抗整个尼亚加拉大瀑布市的权力集团。他们利用大瀑布发展旅游业、水电站、化工厂等牟取暴利,在任何一个利益环节上他们官官相护,狼狈为奸,绝不允许有任何人损害他们的利益。虽然德克也曾属于这个环节上的一员,但他心中仍有正义的一面。当他的老朋友克莱德·考博恩劝他“回头是岸”的时候他说:“我现在所做的,就是要听从我自己的本性一次。不是跟在钱的屁股后面走,而是跟着我的良心走。”“我只想要公正。”[1]206然而,尽管收集到充分的证据,尽管人证、物证俱全,“原告方和专家见证人的证词,科学方面和医疗方面的材料,照片,档案,差不多有一千页,还有德克·伯纳比为了这次审讯而精心准备的、陈词激昂的申请”[1]217,全部在法官对有钱有势的被告方的偏袒中宣告白费。德克天真的幻想也随之宣告幻灭。从德克诉讼案的失败及遇害可以看出,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应当被纳入人民的监督之下,而不是权力集团和财团之手。我们要从思想文化的深层次解决问题,进而普及生态意识,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文化和生存发展模式,消除生态危机。
三、阿丽娅的简单生活观
简单的生活态度主张:“人类节制物质需要,拒绝消费文化对人民的诱惑,尽可能简化物质生活,减轻对生态承载的压力,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丰富人的精神生活。”[5]208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道:“根据信仰和经验我确信,如果我们愿意生活得简单而明智,那么,生存在这个地球上就非但不是苦事还是一种乐事。”[6]70在梭罗看来,人的发展绝不是物质财富越来越多的占有,而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是人格的提升,是在与自然越来越和谐的同时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和谐。阿丽娅就是简单生活观的忠实拥护者。在打捞新婚丈夫吉尔伯特·厄尔斯金遗体的过程中,阿丽娅受到来自精神上和生活中的多重折磨。在和德克·伯纳比结婚之后,虽然德克是个成功的律师,收入很高,但阿丽娅并没有像当时的美国妇女一样待在家里相夫教子,过着悠闲富裕的生活,而是在家里开设钢琴课,尽管收入微薄,但这使她觉得自己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她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德克在法律界的朋友以及社交圈的熟人,都觉得这很古怪,但阿丽娅依然我行我素,试图在这个她所不熟悉的所谓的“上流社会”中保持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的尊严。尽管她可以穿上在布法罗买的新款时尚衣服、高跟鞋,化好妆,去参加德克的朋友在豪华酒店举办的聚会,但这样全身打扮起来,阿丽娅会“觉得自己是个怪物”,与周围的豪华喧嚣格格不入。阿丽娅回避任何的“外国”新闻,拒绝看电视新闻,拒绝阅读社会时事报纸。在社交聚会上,她会突然找个借口离开。在她的想法里,“月神公园7号之外的世界是蠢瓜和无赖的区域”[1]160。当德克不顾阿丽娅的反对买了一座更大、有五间卧室的房子时,阿丽娅对搬家还是显得很固执,几周来脾气暴躁、情绪紧张。虽然看起来阿丽娅似乎活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自得其乐、自欺欺人,但这也从侧面看出阿丽娅简单的生活态度:一个温暖的家(相爱的丈夫和孩子们),简单的物质生活(不需要太富裕),丰富的内心世界(用音乐来陶冶自己的内心)。梭罗指出:“世界万物并没有变;是我们在变。卖掉你的衣服(奢华而不必要的服饰),保留你的思想。……即便是像蜘蛛那样整天待在阁楼的角落里,只要我还能思想,世界对于我还是同样辽阔。”[6]210
四、结语
《大瀑布》是一个人与大自然的故事,描写了人对大自然的敬畏、破坏,以及大自然对人类破坏生态的报复。怎样解决大瀑布的生态危机?欧茨和生态批评家给我们指出,生态危机实际上是人类文化系统的危机,我们要从思想文化的根源出发,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
参考文献:
[1]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大瀑布[M].郭英剑,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2]Glotfelty C.&Fromm H.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M].Athens: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
[3]斯炎伟,编选.中外生态文学评论选[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125.
[4]Worster D.Nature's Economy: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5]王诺.欧美生态批评[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6]Thoreau H.David.Walden[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本文原载于《参花》2015年6月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