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与冶金术

第一章 陨石与冶金术

陨石必然唤起人们的敬畏之心。它们来自遥远天空的某处,具有神圣的属性。在某些文化中,人们曾经认为石头构成了天空。[1]即便在今天,澳大利亚的土著人仍相信,天空是由无色水晶构成的,并认为天上有代表天空神性的石英宝座。水晶可能是从宝座上脱落下来的。事实上,在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萨满教入会仪式中,水晶有着特殊的地位。这种观念还存在于北美、马六甲的小黑人居住区,以及其他地方。[2]在沙捞越,沿海居住的迪雅克人把水晶称作“光之石”,认为水晶能投射地球上发生的一切事物,并向巫师揭示病人灵魂中发生的事情和他们灵魂的归宿。无须强调巫师是能够“看见”的人,因为他天生就有超常的视觉。巫师能洞见一切。同样,巫师也能洞悉常人无法看见的事物,诸如精灵、众神、灵魂。在入会仪式中,准巫师通过服食石英才能成为真正的巫师。也就是说,其未卜先知和“科学”能力至少部分来自神秘的天人合一观念。[3]

我们应该牢记,早期宗教的意义与陨石关系紧密。陨石具有天空的神圣性。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陨石代表着天空。这就暗示了为什么许多陨石都被崇拜,或被认为具有神性。在这些陨石中,信徒发现了世界的“原初形态”,即神性的直接显现。人们认为特洛伊的守护神从天而降。古代的作家认为它是雅典娜的雕像。人们认为位于以弗所的阿尔忒密斯和位于埃莫斯的黑利阿迦巴鲁斯的雕像也来源于天空。(赫罗狄安,第5卷,第3章,第5节)放置在弗里吉亚培希努的陨石被尊为西布莉(Cybele)。遵照阿波罗的神谕,第二次迦太基战争刚一结束,这块陨石就被运往罗马。厄洛斯神的早期形象是一块黑色坚硬的石头,屹立在普拉克希特利斯雕刻的神像一旁。(帕萨尼亚斯,第9卷,第27章,第1节)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麦加的克尔白[4]。值得注意的是,某些陨石和女神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和生殖女神相联系,比如西布莉。这里,我们遇到了神圣转移的问题:陨石源于天空被人遗忘,取而代之的是生殖之石的宗教概念。后文中,我们将探讨石头生殖力这个主题。

陨石具有天空的属性,其阳性本质毋庸争辩。正因为如此,后来某些硅石和新石器时代的工具,被称为“雷石”(thunderstones)、“雷电之齿”(thunderbolt teeth)或是“神的斧子”(God's axes)。陨石坠落的地方就是被雷电击过的地方,雷电被视为天神的武器。[5]当这位天神被风暴之神驱逐的时候,雷电象征着飓风之神和大地女神的神圣结合。这或许可以揭示克里特岛洞穴里大量双斧图案的意义。这些像雷电和陨石的斧子“劈开”了大地,换句话说,它们象征着天与地的结合。[6]德尔菲的名字——古希腊最著名的峡谷——就源于这种神话想象。实际上,“德尔菲”象征着女性的生殖器。正如后文所述,还有许多符号和名称都把地球比作女性。但是,这种类比作为一种原型应该优先从属于宇宙。柏拉图提醒我们,就原型概念而论,女性效仿了大地而非大地仿效女性。(《美涅克塞努篇》,238A)

在学会使用亚铁矿石以前,原始人和陨铁打了很长时间的交道。[7]再者,众所周知,冶炼技术发明之前,史前人类把某一类矿石,当作普通的石头和制造石器的原材料。没有冶金知识的人仍然沿用着类似的技术。他们用硅石锤子打制陨石,将陨石打磨成类似他们用过的石器。这就是格陵兰岛上的因纽特人用陨铁制作刀具的方式。[8]当科尔特斯询问阿兹特克人的酋长,他们的刀是从哪里来的时候,他们指向天空。[9]就像尤卡坦半岛的玛雅人和秘鲁的印加人那样,阿兹特克人只用陨铁,认为陨铁比黄金更贵重。他们对熔炼矿石一无所知。在美洲新大陆的史前遗迹中,考古学家没有发现任何使用铁的遗迹。[10]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冶金技术可能源于亚洲。最近大量研究表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冶金技术,与中国周朝南部的文化关系紧密。这个时期约等于公元前8世纪中后期至公元前4世纪。鉴于在公元前9到公元前8世纪,多瑙河流域的冶金术通过高加索山脉传入中国,因此,冶金术可能源于多瑙河流域。[11]

古代东方人可能也有相似的观念。苏美尔人用最古老的文字AN.BAR来命名铁,这个词语由象形文字“天空”和“火”组成,通常被译为“天上的金属”或者“星星的金属”。坎贝尔·汤普森将其译为“天空之光(来自陨石)”。在美索不达米亚语中,亚述人称铁为parzillu,但未有定论。有学者认为铁来自苏美尔语BAR.GAL,“伟大金属”(例如,佩尔森,第113页),但大多数学者猜测这个词来自亚洲,因为它的词根是ill。(福布斯,第465页,伯克和戈尔茨认为铁这个词语源于高加索人,参见福布斯,同上)[12]

我们暂不讨论古埃及冶金术的复杂问题。很长时间以来,埃及人只知道陨铁这种金属。在埃及第十八王朝和新王国时期之前,埃及的铁矿似乎都没有被开采过(福布斯,第429页)。尽管这些铁制物件是否源自埃及还在争论当中,但在大金字塔(前2900年)的石缝和6世纪建造的阿拜多斯金字塔中,确实发现了用碲铁(telluric iron)做成的物件。词语“biz-n.pt”意思是“来自天上的铁”,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来自天上的金属”,清楚地指明了这些词语来自陨石。然而,这个词语有可能最先是对铜的命名(参见福布斯,第428页)。在赫梯人那里,我们发现了同样的情况:公元前14世纪的文献里记载了赫梯国王使用“来自天上的黑铁”的情况(理查德,《人类与金属》,第1卷,第149页)。早在米诺斯文明时期(前2000年),克里特人就知道了铁陨石,克诺索斯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铁器。[13]希腊词语sideros或许能证实铁来自“天上”。这个词和sidus,-eris相关,意即“星星”。立陶宛文字svidu意即“照亮”,svideti意为“闪耀”。

然而,使用陨石不能算作促成了真正的铁器时代,尽管使用陨石持续了很长时间,但铁仍是稀有物品(和黄金同样贵重),多用在宗教仪式中。直到冶炼技术发明后,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铁器时代才正式开启。与黄铜和青铜不同,铁的冶炼很快就工业化了。因为矿藏丰富且易于开采,一旦掌握了冶炼磁铁或赤铁的技术,获得大量的铁就不再是难事了。但是,对碲矿的冶炼不同于陨铁,同样,对陨铁的冶炼也不同于黄铜和青铜。直到发明熔炉之后,特别是在淬炼金属技术成熟之后,铁才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亚美尼亚山区,大规模冶金始于公元前1200到公元前1000年之间。正如我们所注意到的,虽然铁(无论陨铁还是露天的铁矿)已经被生活在公元前3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人(阿斯马尔遗址、查加尔·巴扎尔遗址、马里古遗址)、小亚细亚人(阿拉加霍裕克遗址)或埃及人(福布斯,第417页)所熟悉,但冶金技术是从亚美尼亚山区开始传遍近东、地中海和中欧地区的。直到后来,铁制品才能准确地仿效青铜时代的风格(就像青铜时代开始时也是延续了石器时代的器具样式)。铁器以装饰品、护身符和小雕像的形式出现。很长时间里,铁器保留着神圣性。这种情况现在依然存在于许多原始人群中。

我们关注的问题,不是古代冶金技术发展的各阶段,或者揭示其对历史进程的巨大影响。我们的目的仅仅是揭示象征和巫术-宗教融合的情况。在金属时代,尤其是在工业文明兴盛之后这种融合已经变为现实。在铁器时代,在铁器成为人类政治历史、军事的一个要素之前,它首先催生了精神产物。情况常常如此,物质的形象、符号意义和宗教仪式往往早于其实用性,有时甚至直接催生了物质的实际运用。在成为日常交通工具之前,双轮战车只用于游行,用来象征太阳或太阳神。此外,只有当太阳轮的象征意义被理解之后,战车的“发现”才成为可能。在改变世界面貌之前,铁器时代首先引发了大量的仪式、神话和象征符号,其影响贯穿人类思想史的整个进程。只有在钢铁工业取胜之后,才适合谈论人类的冶金时代。炼铁技术的发现及发展,赋予了传统冶金术新的意义。正是碲铁冶炼技术使得铁这种金属进入了日常生活。

这一事实影响深远。除了来自天空的陨石本身的神圣性,如今矿山和矿石也都具有大地母亲的神圣性。铁的冶炼技术自然得益于黄铜和青铜冶炼技术的发现。众所周知,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前6000—前5000年),人类才少量地使用裸露在地面上的铜。然而,这个时期的人类,将铜当作石头或者骨头来使用,忽视了其金属特性。直到后来,铜的高温加热技术才得以普及。严格意义上说,人类的炼铜史仅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到公元前3500年(阿尔·乌贝德与乌鲁克时期)。即便如此,也不能称其为铜器时代,因为这个时期只有少量的铜产出。

伴随着冶金工业的繁荣,姗姗来迟的铁器时代深刻地影响了冶金术的仪式和象征。一连串铁的禁忌和巫术,都是基于铁的胜利以及铁取代青铜和黄铜这一事实,青铜和黄铜代表着其他时代和神话体系。铁匠首先是一位冶铁工人。铁匠常常四处奔波,寻找原材料和活计,这种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使他能够接触不同的人群。铁匠便成了传播神话、仪式和冶金技术的主要代理人。所有这些事实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金属世界的大门,这就是后文将要向读者讲述的那个“精神”世界。

开篇就详述这一历史进程,是十分困难和不明智的。我们最好从几个简单的阶段入手,来进入这个新的金属世界。我们将会遇到一些和巫术宗教观念有密切关联的仪式和神秘事物。这些观念有时互相支撑,有时并行不悖,有时水火不容。为了有一个清晰的讨论脉络,我们将会简要地列举这些内容。同时,我们将提供一系列文献,这些文献记载了铁匠铺子的仪式功能、铁匠的矛盾性格,以及“神秘”御火术、铁匠和秘密社团之间的关联。另外,当开始讨论采矿和冶金时,我们遇到了一系列特定概念,涉及大地母亲、矿物世界及其工具的性别,以及冶金术、妇科和助产术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对这些概念做一说明,以便更好地理解金属工匠和铁匠的世界。我们发现,与金属起源神话密切相连,神话-仪式包含了通过对神献祭或神的自我献祭实现创世的观念,神秘的农艺、冶金术和炼金术之间的关联;最终,我们将发现自然界物质生长的观念,即助生及“完善”的观念。接下来,我们将揭示这些观念在炼金术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1]参见本书末注解A。

[2]参见米尔恰·伊利亚德:《萨满教——古老的入迷术》,第135页以下。

[3]我们将看到,在另一个文化圈中,赋予萨满特殊能量的并非水晶而是金属(参见第061页)。

[4]建于麦加清真寺内的方形石造殿堂,内有供教徒膜拜的黑色圣石。——汉译者注

[5]参见本书末注解A参考书目。

[6]W.F.杰克逊·奈特:《库迈之门》(剑桥,1936年),第101页。

[7]参见G.F.齐默:《原始人如何使用陨铁》(《钢铁协会期刊》,1916年,第306页以下)。有关原始人和古人使用陨铁的讨论始于1907年的《民族学杂志》(德国),后来蒙特留斯深化了相关讨论,《史前史杂志》,1913年,第289页以下。

[8]理查德·安德礼:《原始人的金属》,第129—131页。

[9]T.A.理查德:《人类与金属》,第1卷,第148—149页。

[10]R.J.福布斯:《古代冶金术》,第401页。

[11]R.海尼-格尔顿:《南美冶金术的亚洲渊源》(《帕德马》,第5卷,1954年),尤其是第415—416页。

[12]参见注解A。

[13]参见注解A。在克里特岛,铁工业从来都不重要。关于在克里特炼铁的希腊神话和传说,很有可能是混淆了克里特岛的艾达山与弗里吉亚的同名的山,在弗里吉亚的确有很发达的炼铁工业。参见福布斯,同上,第3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