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色、 被毛与刻点

(一)体色、 被毛与刻点

体型差异较大,长4.0~50.0 mm;因部分种类的标本腹部常弯曲或内缩而影响测量准确性,该科昆虫体长测量值为头部前缘至腹部第2节后端缘。腹部第1节形状多样,前斜面平截状或逐渐变宽或明显呈柄状等。体黑色,常被黄色、红棕色、棕黄色、棕褐色或象牙白色等色斑;体色在不同属、种之间常具有明显模式差异,色斑模式常作为分种特征。

绝大部分种类均明显被毛,毛色多为黑色、浅褐色及淡棕色等。其中毛的长短、疏密和颜色常作为分种的特征。如在长腹胡蜂属Zethus中,吕宋长腹胡蜂Zethus luzonensis种团特征之一为头、胸部被金黄色毛。

大部分种类均被刻点,少数种类体表几乎无刻点。特定部位的刻点有无、疏密程度、刻点间是否光滑等亦可作为分种的重要特征,如唇基、中胸盾片、并胸腹节及腹部各节是否具刻点,以及刻点密集程度,刻点间呈网状、脊状、光滑等特征是各属、种的重要鉴别特征。刻点间距大于刻点直径,则为刻点稀疏;刻点间距小于刻点直径,则为刻点稠密;刻点间距约等于刻点直径,则为刻点中等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