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啄蜾蠃Antepipona rufescens (Smith, 1857)
2025年09月26日
88.红啄蜾蠃
Antepipona
rufescens (Smith, 1857)
【测量】 雌性体长8.0~9.0 mm,前翅长7.5~8.5 mm;雄性体长6.5~8.0 mm,前翅长6.0~7.5 mm。
【形态特征】 体黑色,具大量黄色至黄棕色斑,其中腹部第1节背板前基部为红棕色,雄性红棕色区域相对少;前翅缘室除基部外为褐色。雌性唇基宽等于长,平坦区不明显,两侧脊不显著,仅端部存在;唇基表面密生浅刻点,刻点间光滑,端缘弧形凹且浅;雄性的凹陷较雌性深,唇基明显隆起、端部深凹陷;雄性触角第13节短宽、端部弧形、向后折回至第11节基部。前胸脊肩角略凸起,不形成齿,前胸背板前斜面无1排规则的刻点,中间无刻点,具1条横向凹痕;后胸背板中间凹陷较深,两侧齿较长;并胸腹节无侧脊。腹部刻点较胸部的小,第2节背板由基部到端部刻点逐渐变密变深,第2节腹板基部不凸起。
【地理分布】 广东(肇庆)、云南(普洱、红河、文山、西双版纳)、香港;印度,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图2-88-1 红啄蜾蠃Antepipona rufescens雌性背面观
图2-88-2 红啄蜾蠃Antepipona rufescens雌性头部正面观
图2-88-3 红啄蜾蠃Antepipona rufescens雄性头部正面观
图2-88-4 红啄蜾蠃Antepipona rufescens雄性触角
图2-88-5 红啄蜾蠃Antepipona rufescens地理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