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氏黄胡蜂Vespula kingdonwardi Archer, 1981
【测量】 雌性体长12.0~17.0 mm,前翅长12.0~14.2 mm;雄性体长13.0~14.7 mm,前翅长12.4~12.7 mm。
【形态特征】 体黑色,具少量黄色至棕黄色斑,其中唇基大部分为黑色,两侧具1对括号状的黄色条带,黄色条带明显窄于中部黑色区域,后胸背板和雄性基节无黄色斑,腹部第1~5节背板端缘分别具几乎等宽的黄色条带,第1节前截面及其上边缘1对窄斑为黄色。该种与那氏黄胡蜂Vespula nursei在结构上近似,主要相同点为:工蜂唇基端缘中部两侧齿状突出,除绒毛外疏生黑色长毛,雄性唇基端部几乎无突起。中胸盾片大刻点间距通常大于刻点直径,两个大刻点间通常具2个及以上更小的刻点,小刻点深、表面暗;后足胫节无长斜毛。腹部第1节背板具长的黑色毛,水平区向前略收拢,前截面中部略凹陷;雌性腹部末节腹板侧缘向端部逐渐变窄,坡度平缓;雄性末节背板两侧向末端逐渐变窄。主要区别为其颚眼距较那氏黄胡蜂Vespula nursei的更长,为头宽的1/17~1/14;唇基刻点更密且粗糙,刻点间距等于刻点直径;后头脊更短,约占头侧面长的1/2;唇基宽大于长,端缘中部凹陷略深,以及绝大部分为黑色。
图6-361-1 金氏黄胡蜂Vespulakingdonwardi雌性(蜂王)背面观
图6-361-2 金氏黄胡蜂Vespula kingdonwardi雌性(工蜂)背面观(拍摄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图6-361-3 金氏黄胡蜂Vespula kingdonwardi雌性(蜂王)头部正面观
图6-361-4 金氏黄胡蜂Vespula kingdonwardi雌性腹部末节腹板侧面观
【地理分布】 西藏、云南(迪庆);尼泊尔,缅甸。
图6-361-5 金氏黄胡蜂Vespula kingdonwardi地理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