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唱词的韵律

二、唱词的韵律

唱词是供演唱的,不仅要有鲜明的节奏感,唱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还要有韵律,听起来很有味道。所谓的韵律,简单地说,就是唱句的末一个字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押韵。越剧唱词和其他戏曲唱词一样,原则上下句(即偶句)要入韵。例如:

梁兄啊!

实指望天从人愿成佳偶,

谁知晓喜鹊未叫乌鸦叫;

实指望笙管笛来迎娶,

谁知晓未到银河就断鹊桥;

实指望我大红花轿到你家,

谁知晓我白衣素服来祭祷!

第二句的“叫”,第四句的“桥”,第六句的“祷”押韵。

首句因为是上句,一般不必入韵;但如果需要,第一句也可以入韵。例如:

你枉为是宦门子,

说话不顾羞和耻,

将我云霞太看轻,

难道你疑我别有私?

第一句的“子”,第二句的“耻”,第四句的“私”押韵。

每一句都入韵就更没有必要了。但是,在越剧唱词里,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例如:

心儿里蕴藏着多少聪明,

你小名儿真不枉叫做莺莺。

我拽起罗衫欲行,

她陪着笑脸来相迎。

小姐呀!

我和你互诉衷情,

隔着窗儿酬和到天明。

“明”、“莺”、“行”、“迎”、“情”、“明”押韵。

在越剧唱词里,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对句押韵。例如:

我与你梁兄难成对,

爹爹是允了马家媒;

我与你梁兄难成婚,

爹爹收了马家聘;

我与你梁兄难成偶,

爹爹饮过马家酒。

第一句的“对”和第二句的“媒”,第三句的“婚”和第四句的“聘”,第五句的“偶”和第六句的“酒”两相押韵。

如果因为唱句太多,不能一韵到底,那么中间可以换韵。换韵的时候,一般要求第一句入韵,以示和前面的唱词所属韵的区别。例如:

一年三百六十天,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魂鸟魂总难留,

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

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

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

不教污淖陷渠沟。

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头四句属于一个韵部,第二句的“逼”和第四句的“觅”押韵。接着开始换韵。中间的十句属于一个韵部,第五句的“留”,第六句的“羞”,和第八句的“头”,第十句的“丘”,第十二句的“流”,第十四句的“沟”押韵。随后又换韵。最后四句属于一个韵部,第十五句的“痴”,第十六的“谁”,第十八句的“知”押韵。

以上说明一点,越剧唱词的韵部,既不同于古代的诗韵和曲韵,又和普通话的押韵规则有所区别,而是按照当地方言韵律和习惯押韵,总的来讲要比诗韵、曲韵和普通话宽一些。例如:

我兰贞没有错待你,

你斩尽杀绝心太狠。

你无情来我无义。

我还有什么夫妻的情!

你来来来,去去去,

上到画堂去禀父亲。

“狠”、“情”、“亲”在诗韵、曲韵和普通话里,都不属于同一个韵部。但是,在越剧唱词里,这种韵母分别为en、ing和in的字,是可以押韵的。

无论是句式也好,韵律也好,都只不过是唱词的形式。而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则仍然是唱词的内容。如果在写唱词的时候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形式,可以使唱词增色;如果在读唱词或者听演唱的时候了解了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欣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