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箭衣

八、箭衣

箭衣又称“箭袖衣”,是戏曲舞台上扮演帝王、驸马及高级武官的军常服。它的造型是清代蟒袍的原型,又称“龙箭袖”(指马蹄)。满族发源于长白山区,以游牧为主,冬季寒冷,为防手冻,常用兽皮护于腕部及手背,并能翻上、放下,久而久之便形成“马蹄”形状的袖口——马蹄袖。箭衣是便于射箭的服装。而射箭时又常常骑马,为方便起见,清代蟒袍下摆四面开口。在戏曲舞台上,为适应表演的需要,将箭袖衣作为动作幅度较大的武将军常服。

箭衣的式样是:小圆领,里连衬着白护领、大襟、瘦袖,袖口装着一块马蹄形的袖盖。箭衣长达脚面,其特点是:束腰、紧身,腰部往下,前后都有开岔。箭衣分为龙箭衣、花箭衣、素箭衣3种。

龙箭衣:全身绣着龙,除皇帝穿以外,大将、附马都可以穿用。此外,扮大太监的也穿龙箭衣。清代官位品级的标志是以在蟒袍外罩的天青色褂子上所绣的文禽、武兽的补子来显示的。太监没有官位,不能穿补服,只能穿箭袖蟒袍,所以后来舞台上扮演高级太监的穿龙箭衣。

img22

花箭衣:上边绣着各种各样的团花图案,箭衣底色也有各种颜色,一般为中层人物所穿用。

素箭衣:全身料子都是本色,一点也不绣花,常见箭衣颜色有白、黑、紫、灰。一般的公差、衙役、兵士,还有一部分身份较低的人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