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芬

袁雪芬

img33

袁雪芬是中国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浙江省嵊县人,1922年3月出生。1933年8月入“四季春科班”学戏,工青衣、闺门旦。后到上海。1942年10月起,在大来剧场开始越剧改革。其唱腔旋律淳朴,韵味醇厚,被称“袁派”。在表演上,重视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写实主义表演特点。在1946年5月,将鲁迅名著《祝福》改编为《祥林嫂》,首次搬上越剧舞台,被舆论称为“新越剧的里程碑”。

1949年9月,袁雪芬作为戏曲界特邀代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出席了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她曾出任上海越剧院院长,1953年与范瑞娟合作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成电影,成为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

1995年起,袁雪芬担任上海市白玉兰戏剧奖评委会主任。她十分重视越剧的理论建设,组织各方面专家撰写的《越剧艺术论》,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项目。2003年12月获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艺术终身成就奖——“表演艺术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