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下腔
弦下腔在“尺调腔”的基础上,借鉴京剧“反二黄”手法,吸收越剧早期“六字调”的因素发展而来。属于D调,胡琴定弦1-5。“弦下腔”是“尺调腔”的反调,适于表达悲愤激越的情绪,剧中人物最哀伤时往往用“弦下腔”。如“梁祝”中的“山伯临终”,《祥林嫂》中“风满天、雪满地”,《红楼梦》中的“宝玉哭灵”等。“弦下腔”的板式与“尺调腔”一样齐全,表演能力非常强。
除上述三类调腔之外,越剧里还有“C调腔”。属于C调,胡琴定弦2-6,是“四工腔”的反调,在“六字调”的基础上吸收京剧“反西皮”的因素发展而来。在男女合演中,由男演员演唱的比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