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语 者 (2010年6月)
心 语 者 (2010年6月)
2010年以来,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党务工作办公室将学生党员的学习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各学生党支部开展读书会的基础上,各支部推荐了13名学生党员在全院党员大会上作读书报告交流。2010年6月11日读书报告交流会顺利举行,本文是总结发言的内容。
今天的读书报告会时间确实有些长,已经进行了三个多小时。大家如果觉得时间比较难过,时间比较长的话,那用这种感受来谈读书,来谈这样一个本应是充满快乐的话题,就显得比较滑稽,对大家来讲也是痛苦的。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词:痛苦。因为在过去的三个多小时里,我看到有人坐立不安,无所事事,这样的确是很痛苦。
我要讲的第二个词是快乐。读书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分享读书成果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有这么多人与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心得和体会,这是一种难得的心理愉悦。愉悦是一种心理感受。人与书的交流、读书人与读书人的交流,就应该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吴宇森曾执导过一部电影,片名叫《风语者》,是由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故事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总能用各种方法破译美军的密电码,这令美军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1942年,几百名印第安纳瓦霍族人被征召入伍,因为他们的语言没有外族人能够听懂,所以美军将他们训练成了专门的译电员,人称“风语者”。故事就是围绕这些“风语者”展开的。我这里讲到的是,每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都是“心语者”,是用心在说话的。人与书的信息交流、读者与读者的信息交流,只能用心才能传递得到,只有用心才能够真正读得懂。
第三个是心境。读书是要讲心境的。今天外面的环境的确有些不太好。报告厅外面有的学院在举行欢送毕业生晚会,舞厅里还在开展活动,有歌声、有笑声、有掌声。如果大家在分享党员们读书心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外面这种环境的嘈杂,我觉得是大家的心境没调整好,没有静下心来去听。如果你是真正沉浸到与每一名读者分享读书的快乐中去的话,是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的。一般来讲,读书的境界有三。一是为知。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二是为己。为了提升自己的人格,加强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三是为人。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实现为他人服务,为社会作贡献。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2月27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曾谈到读书,他说:“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真诚地希望同学们与书籍做朋友,读好书、好读书、书读好,读活书、活读书、书读活,与书做知心朋友,做一名心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