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流出
当头棒喝:
管理者要以真诚换取员工及客户的诚心。
禅的故事:
岩头禅师在德山禅师那里求学时,哪里像个学生,简直是在当老师。 而以“激箭禅道”响彻天下的德山禅师,却默默地忍受了岩头这个学生的各种撕咬。这一对师徒,可以说是“禅林双怪”。
德山禅师座下有两个出众的弟子,师兄是岩头全豁,师弟是雪峰义存
雪峰跟随岩头禅师一同行脚,这一日来到湖南鳌山底下,天降大雪,不能前行。
雪峰无法,只好坐禅。而岩头禅师不是闲逛就是睡觉。
雪峰说:“你怎么可以光睡觉呢?”
岩头反问说:“你怎么可以光坐禅呢?”
雪峰说:“坦白的说,我自参禅以来一直心有未安呢。”
岩头听了大喜,不启不发,正好可以趁机点化他,就说:“不妨直说。对的我给你印证,错的我给你破除。”
雪峰就把最近几日修行的经过和感受仔细说了一遍。
岩头眯缝着眼睛细细听了,突然大声喝道:“我不是告诉过你,从门进去拿到的,肯定不是家里的珍宝嘛!”
雪峰恍然似有所悟,就问道:“那我往后该怎么办呢?”
岩头又放低声音说:“如果你要宣扬大道的话,一切言行,都要从心流出才行。”
雪峰会意,顿时感觉几日来的阴霾一扫而光,身心整个自在起来。
世间的知识、学问,甚至科学,都是从外界现象上去了解的,而佛法,则是从内心本体上去证悟的。雪峰久久不悟,是因外境的森罗万象,在心中还有所执取,无法止息妄念,“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要能“从心流出,才是本性。”禅说管理:
管理者每天的工作就如同进行艺术创作和加工,真实是做一切工作的前提,如果脱离实际,没有真实,那么所做的一切就好比是偷工减料地建设高楼大厦,早晚一天会坍塌下来埋葬管理者自己。
想要追求管理上的高效率、低成本,管理者就必须办务实之事,下务实之力,求务实之效,就要多深入实际,了解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经验决策、管理决策才科学合理。否则,管理蓝图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叶枯而根腐,水竭而断流,工作只能是事倍功半。
真实本身是一种力量,管理者应该追求踏踏实实的管理作风,而不是花里胡梢的表面东西。如果管理者自身沽名钓誉、好大喜功,那么员工必定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到时候因此经营不善,对员工几乎没什么影响,拍拍屁股走人就是。而管理者可就惨了。
“真诚”可以拆分为“真”与“诚”,那么就有两层含义,“真”就是“真实”,“诚”就是“诚心”。如果说“真实”是对事的态度的话,那么“诚心”就是对人的态度了。
管理者只要有诚心诚意的心,总能打动员工及客户,或许有时候会被误解,但最终能够架起一座信任的心灵之桥,互相通往对方心灵的彼岸, 从而消除猜疑、戒备心理。
管理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入情、入理、入心是管理工作的起码要求。管理员工首先要符合人情,要先入情。入了情,就有助于入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入情,入理,最后才能明其心。
心诚就能情真,就能让老板与员工有真正的感情。老板与员工好比是两块铁板,要焊接到一起,必须要有焊条才行,“诚心”就是管理工作中的焊条。
优秀的管理应该具有将军与政委这两种能力,对市场,高瞻远瞩、决胜千里;对员工,语重心长、情真意切。管理者只有做到“无声润物三春雨,有意催花二月风”,才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真诚是从心底流出的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格魅力,管理者应该敞开心扉,让真诚的力量打动每一个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