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藏芥子
当头棒喝:
管理者的胸襟气度决定了他日后的成就。
禅的故事:
“海内书院第一”的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唐代的李渤兄弟曾隐居于此读书。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刺史,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曾在此建立“庐山国学”,这便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
李渤在任江州刺史时,有一次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是在骗人吧?”
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道:“人家说你涉猎书籍逾万,人称李万卷,可有这回事?” 。
“当然!当然!我岂止读书万卷?”李渤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
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都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道:“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一粒椰子那么大,那么,你又是如何将那万册书卷放进你那小小的脑袋里去的?莫非你也骗人吗?”
李渤听后,脑中轰然一声,当下恍然大悟。
分析事理,有时候要从事情本身上去说,有时候应从道理理上去理解。要知世间万事万物,事上有理,理中有事,如果全部从事情的本身去理解,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
禅说管理: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陆地,比陆地还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宽阔的是人的心胸。人的心胸就好比芥子,能包容世间的一切。
一个人的胸襟气度有多大,他日后的成就就有多大。毛泽东和梁淑冥谈到立志时引用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4句诗,周恩来在青少年时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这一个个生动的事例都是很好的佐证。
伟大的毅力只为伟大的目标而产生的。所以,胸襟宽阔、气度非凡的人会产生出天赋神授一般的精神力量和旺盛斗志。失败与挫折、暂时的困境只能激发起他们巨大的勇气和超人的毅力,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并最终能够成功。
刘邦出身低微,才思平常,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文不如张良,武不如韩信,治国安邦不如萧何”。他之所以能手提三尺长剑而取得天下,关键就是凭借他“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胸襟气度网罗了一大批人才。
古人云:“高山不辞土壤,才能成其高;大海不捡細流,才能成其大。”做人处世一样,真正做大事业、有大成就的人,都需要有宽大的胸襟和容人的雅量。一个领导者的气度越宽大,才能使众人归心,为己尽力。當年齐桓公不计管仲一箭之仇,反而用他为相,终而成就霸业。
孟子说过“仁者无敌”,這個“仁”字包含了“心胸宽阔”的意思。所谓“心中无事一床宽,眼內有沙三界窄。”一个人若能包容春夏秋冬不同的气候,那么四季的美景自然都在心中。
对于管理者来说,胸襟气度就是他的领导气魄。拥有博大胸襟与恢弘气度的管理者,知道怎样采用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最科学的管理技能,其成就的事业自然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