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即心即佛
当头棒喝:
自信是管理者成功的基石。
禅的故事:
马祖禅师是中国禅宗史上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传说他相貌奇特:走路的姿势象牛,看人的眼神象老虎,能将舌头伸出来舔到自己的鼻子。
话说当年大梅禅师跟随马祖老禅师参禅悟道,学了好多年都没有学成。
为什么呢?
因为他老师每说一句话,他就当成佛旨一样绞尽脑汁的研究,这样子当然离禅宗的“大道”越来越远了。
马祖看了也很着急,就主动启发他说:“佛是什么呢?”
大梅禅师想这该从何说起呢?正在着急的时候,猛然听老禅师喝道:“即心即佛!”
大梅禅师恍然大悟,马上就拜别老禅师下山弘法去了。
马祖还是有点不放心,以前他学了那么多年都没开悟,真的就能一下子完全解脱吗?于是他派自己的一个弟子去试试大梅。
那个弟子见了大梅禅师就问:“师兄是听了师父的哪句话开悟的?”
“即心即佛。”大梅答道。
“不对,现在师父不讲什么‘即心即佛’啦,”弟子故意说:“他老人家现在天天讲‘非心非佛’。你听的那套早就已经过时了!”
大梅禅师笑道:“马祖这个老和尚,不是存心找茬吗?我才不管他的什么‘非心非佛’,我还是坚持我的‘即心即佛’。”
马祖听说之后,激动的说:“哎哟,我家的梅子(大梅)终于成熟了!”禅说管理:
一个管理者可以没有名牌大学的文凭,可以没有骄人的业绩履历,甚至也可以没有那么多的从业经验,但惟独不能没有主见、没有自信。
自信,是指自己相信自己的一种情绪体验,是对自我力量充分肯定的心理。自信对管理者最主要的意义是自信能够保证管理者成功。
两千多年前孟子说的“尧舜与人同耳,人皆可以为尧舜”、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以及毛泽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无不是说明自信心对于成功的作用。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信心十足的时候,事情也变得好办多了。事实上,自信的人本身就有一种无法言传的魅力,能使一个管理者成为人群的中心。在自信的状态下,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明显较平时为强。
自信就是人生成功的催化剂,它能够使人排除困难,增强成功的力量,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智慧。看看古今中外,有哪一个成功者不是充满自信呢?又有哪一个成功者是自卑的呢?没有,绝对没有,一个也没有。
当然,物极必反,如果一味强调自信和主见,那变质为骄傲自负了。比如吕布在死到临头时,还叫嚣:“吾有画戟、赤兔马,谁敢近我?”
所以,管理者的自信一定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思维、判断、推理形成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正确认识,继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具体来说,如何开展工作、如何打开市场,要达成什目标,管理者对于这些都应该胸有成竹。
同样是三国时的诸葛亮,就是个自信且理智的人。而信心一旦与理智结合,就能激发出人们无限的智慧和力量,使每个人的欲望转化为物质、金钱、事业等方面的有形价值。
诸葛亮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能未出茅庐而早知天下三分,就是在充分分析了天时、地利、人和以及敌我形势后,得出的结论。而后导演的“火烧赤壁”、“空城计”等历史精彩镜头,那是因为他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决不是任意胡为、盲目自信的。
世界酒店大王希尔顿起家时只有200元的美金。那是什么秘诀使他获得成功的呢?希尔顿对此的回答是:信心!这简单的两个字,却蕴藏着多么不简单的能量。我们的管理者能不能像希尔顿那样对自己充满信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