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共享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硬伤

共享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硬伤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逃不开的社会责任命题此次事件坊间有诸多分析,有人认为是腾讯咎由自取,也有人认为是来自竞争对手的定向攻击。但说到底,还是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硬伤。这种行为看似强调顾客至上,其实也是对于公众利益、员工利益的一种伤害,同样也是丧失社会责任的表现。而这种社会责任会最终会体现为一种随处可见的社会默契。而在《王者荣耀》事件中,人民网的第一篇评论也指出,平台有责任,政府监管也有责任。

共享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硬伤

过好“移动生活”,但要坚守共同价值

《王者荣耀》似乎是一夜之间出现的。作为游戏,它无疑是成功的。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人,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人,[100]而且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之前成功的游戏也并不少,但作为一种被社会关注的焦点事件而引发热议的游戏却是少见的,因为《王者荣耀》被加上了不断在释放负能量的标签。比如13岁的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而险些丧命……

为此,2017年7月3日和4日,人民网罕见地连发两篇评论《<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101]《<王者荣耀>:“社交游戏”监管刻不容缓》,直指“社交游戏的监管不该只堵不疏,而应树立大监管理念,游戏制作方的源头设限、政府部门的审核监管、家庭成员的陪伴监护等,一个不能少”。[102]

7月4日,腾讯股价早盘11点49分开始下跌,累计短短15分钟,直接跌到了4.62%,1222亿港元市值瞬间灰飞烟灭。截止收盘,腾讯仍跌4.13%。而香港上市其他手游股票均应声大跌,A股网游股也几乎全军覆没。

随后,包括新华网在内连续九评《王者荣耀》,7月6日,人民网再发文章借“王者荣耀”谈论移动互联网社会存在的问题。文章称,过好“移动生活”,要坚守共同价值。[103]当天腾讯股价随即应声下跌3.7%。从《王者荣耀》事件发酵后的一周内,腾讯市值已经蒸发了约1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6个人民网或1个新浪微博的市值。7月14日,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亲赴人民网,游戏风波算是告一段落。

《王者荣耀》事件只是游戏行业才存在的孤例吗?抑或是企业树大招风的无辜躺枪?这背后揭示了互联网时代怎样的生存法则?

逃不开的社会责任命题

此次事件坊间有诸多分析,有人认为是腾讯咎由自取,也有人认为是来自竞争对手的定向攻击。但说到底,还是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硬伤。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到今天,在认知上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需要企业更多地在社会层面思考市场、效益和自身的利益。必须承认,腾讯至少对这款社交游戏对于00后消费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预估是不足的。但在此事出现后,腾讯的做法不应简单理解为只是一种危机公关的应对,腾讯确实做出了某种实质的努力。

7月2日,腾讯宣布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推出“史上最严”的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首先针对未成年人推出防沉迷系统,其中,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并计划上线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陆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时间的玩家将被游戏强制下线。此外,腾讯还推出了通过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措施。其次,腾讯也将再次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升级后家长通过简单步骤就可以完成绑定,并掌握孩子游戏登陆和充值状态。同时,平台将增加硬件设备绑定功能,避免未成年人通过多账号登陆绕开家长监护,从而实现家长对指定的小孩设备实施一键禁玩的操作。随后,腾讯再次出手,禁止12周岁及以下未成年用户在晚上9点到翌日8点玩游戏,该功能将于7月18日上线。腾讯后续还将推出“未成年人消费限额”等功能,限制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

《王者荣耀》制作人李旻在第二次访谈中也从情怀转为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责任,[104]“其实,王者作为一款游戏产品,在游戏设计本身是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但我们现在已经是一款国民游戏,就必须承担起对应的责任。虽然目前我们的相关措施会牺牲一定的短期效益,但我们还是坚定要跨出这一步。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用户和社会的长期尊重——这是王者这款游戏,我们腾讯游戏,乃至整个游戏行业长期的追求。”他同时表达了未成年人保护系统已经成为整个腾讯集团的战略目标。

其实之前关于外卖的争论也涉及到社会责任,因为有些外卖企业的老总要求员工只要按时到达,出了其他事情一律企业负责。这种行为看似强调顾客至上,其实也是对于公众利益、员工利益的一种伤害,同样也是丧失社会责任的表现。所以社会责任在今天已经成为企业应该放在前几位考虑的重要命题。

共享时代考验社会默契(www.daowen.com)

最近看到了一个场景。在北京西直门商业区附近,共享单车的停放已经侵蚀到了斑马线。来去匆匆的人们不是从离斑马线最近的地方取走共享单车,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选择,所以还得有两个保安人员把离斑马线最近的地方的单车搬走,再填到取车后留下的空隙。想象一下,如果早来的人有意识地取走最外面的单车,而将单车停放在最里面的空隙,这种问题可能就能迎刃而解。

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强调了社会责任的真正落地,的确仅仅依靠企业一方也是难以为继的。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其实需要社会各方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这种社会责任会最终会体现为一种随处可见的社会默契。

而在《王者荣耀》事件中,人民网的第一篇评论也指出,平台有责任,政府监管也有责任。原文是:“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立足政府,要创新更要监管。”

在第二篇评论中,人民网又加入家长的责任,原文是“如果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对孩子或者不管不问,或者一封到底,纵使气急败坏也无济于事,与其关上游戏的门还不如打开疏导陪伴的窗”。这种表态不仅是这样的媒体应有的姿态,而且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有专家也表示,腾讯技术性的控制措施,必须配合社会性控制才能完全达到功效和目的。学校和家庭应该用平等协商的方式,在满足未成年人娱乐和社交需求的基础上,规范和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游戏。

所以企业社会责任在设计实施时,应该充分考量如何让自己的利益相关者和企业一道进行。这种引导不仅有助于获得实效,也更容易加深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社会责任机制设计上的不足。

商业要成就人性之善

《王者荣耀》这个案例既体现出一般性,又体现出特殊性。一般性在于商业永远是在顺应人性和对抗人性中挣扎,而特殊性则在于游戏更赤裸裸地表现出了人性,加之00后这一年龄层尚处于缺乏自我约束阶段,就呈现出了爆发的态势。

尽管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但以北京大学教授胡泳、《知识分子》CEO纪中展、独立IT评论人洪波、专栏作家连岳、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为代表的高知人群都不赞成妖魔化《王者荣耀》,如胡泳所言:“技术已经嵌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了。对于一个未成年人来说,可能游戏、社交和学习在其生活中同等重要。即使在我们观察到游戏对青少年的现实损害时,我们也应该防止简单的妖魔化,而更多地注重现象背后社会和教育的整体语境。”[105]

作家连岳就在谈及《王者荣耀》时直言:“游戏是人娱乐、生活与学习的一部分,强行禁止,违背人性,既做不到,也令人生失去乐趣。……游戏玩多了,对人不好。这是句废话,什么多了,都对人不好。营养多了,儿童肥胖也多,但没听说哪个不要脸的胖子声讨美食。”[106]

因此,成功的商业模式应该激发人性内部善的部分,抑制恶的部分。依靠所谓的觉悟和道德去弥补商业模式的缺陷有时是徒劳的,至少是需要付出较大代价才能获得的。就如共享雨伞一样,一夜之间杳无踪迹的尴尬结果,用号称是“藏伞于民”(抑或是像他人所言这是一种成功的卖伞模式)的自我安慰也于事无补。共享单车的未来应该更好地思考在设计中如何激发消费者自觉参与到社会治理中,而刚刚开张的阿里无人超市不是依靠甄选高素质人群才能正常运行的,靠的是更为完善的机制和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