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童稚启蒙:钓鱼、秋千、茶、帽、樱桃、张元、蚕

童稚启蒙:钓鱼、秋千、茶、帽、樱桃、张元、蚕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瑞典2007年发行一套邮票,共有五枚,邮票面值都是标准邮资,以儿童钓鱼为主题。◆中国发行的一套专题明信片,共有二十四枚,以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为主题。◆中国2017年5月31日发行一套邮票,共有六枚,以儿童游戏为主题。其中第四枚邮票面值为1.20 元,邮票和极限片画面描绘了儿童玩耍的荡秋千游戏。一只只小鸟声声啼鸣,一对对彩蝶翩翩起舞。中国是茶树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

童稚启蒙:钓鱼、秋千、茶、帽、樱桃、张元、蚕

钓鱼

一童子 坐河旁

手持小竿 系饵钓鱼

水中鱼 来吞饵

钓丝一动 举竿得鱼

一个小男孩,坐在河边,手握小鱼竿,拴好鱼饵在钓鱼。水里的鱼儿来吃鱼饵。钓线一动,扬起鱼竿,钓到鱼了。

◆瑞典2007年发行一枚小本票,共有八枚邮票(两套),邮票面值都是标准邮资(5.50 瑞典克朗),以儿童钓鱼为主题。小本票封面图案以夸张的漫画笔法描绘了河边钓鱼的一幕:一条弯弯的鱼竿斜在空中,一个细细的鱼钩挂着鱼饵。一条跃起的大鱼张口吞食,两个欣喜的女孩欢呼雀跃。

◆中国2017年发行一套邮资明信片,以中国农历节气为主题。其中第七枚,明信片画面描绘了“立夏”节气的一幕风景:苍翠的树林深深浅浅,清亮的溪流曲曲弯弯。嫩绿的青草柔柔细细,芬芳的野花星星点点。几个孩童坐在河畔绿树的浓荫下,兴致勃勃地举竿垂钓

◆新西兰1997年6月18日发行一套邮票,共有四枚,以钓鱼为主题。邮票首日封画面描绘了溪边垂钓的一幕风景:山峦起伏,森林茂密,几重青山展开画屏。叮叮咚咚,潺潺汩汩,一条小溪水色潋滟。一对安安静静的鱼竿,两根细细长长的钓线,众多形形色色的鱼饵,等候着小溪中来来往往的游鱼。

◆瑞典2007年发行一套邮票,共有五枚,邮票面值都是标准邮资(5.50 瑞典克朗),以儿童钓鱼为主题。其中第一枚,邮票画面描绘了一个趴伏在岸边的男童,他兴趣盎然地手持网兜捕鱼;第二枚,邮票画面描绘了一个喜滋滋的金发女童,她十分喜爱手中的大鱼;第三枚,邮票画面描绘了两个身穿红色救生服的女孩,她们笑盈盈地展示钓获的鲜鱼;第四枚,邮票画面描绘了两个全神贯注的男童,他们从小河中钓到了一条大鱼。

德国发行的彩色明信片,画面描绘了一幕河边的风景:清澄的蓝天朵朵白云,潋滟的水面重重波纹。远飞的小鸟声声啼鸣,古老的风车高高矗立。一个头戴布帽的金发男孩在岸边钓鱼,他手持长长的钓竿和小小的水桶,满怀期待地注视着水面的动静。

◆瑞典2006年5月4日发行一套邮票,共有五枚,邮票面值都是标准邮资(5.50瑞典克朗),以湖畔的夏日风情为主题。其中第三枚,邮票画面描绘了父女俩在湖岸边悠闲垂钓的一幕:天青青,水蓝蓝,微波粼粼倒映天色。沙沙声,簌簌响,微风徐徐揉碎树影。杆儿细,线儿长,岸边父女屏心静气。一瞬间,一刹那,一条大鱼钓出水面。

◆瑞典2007年发行一套邮票,共有五枚,邮票面值都是标准邮资(5.50 瑞典克朗),以儿童钓鱼为主题。其中第五枚,邮票画面描绘了一个金发男孩蹲在地上,兴致勃勃地观赏着水桶中的鲜鱼;小本票封面图案描绘了一个满怀喜悦的男孩,他神采飞扬地举起了握着鲜鱼的双手。

秋千

秋千架 高丈余

柱上架梁 梁上悬绳

绳端系小板

秋千的架子,有一丈多高,在两根柱子间架着一根横梁。梁上悬挂(两条)绳子,绳子的底端(分别)栓住一块小木板(的两端)。

◆中国发行的一套专题明信片,共有二十四枚,以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为主题。其中第五枚,画面描绘了清明时节的一幕风景:哥哥陪伴着妹妹在草地上荡秋千,一只小白猫在一旁饶有兴趣地抬头观看。

◆中国2017年5月31日发行一套邮票,共有六枚,以儿童游戏为主题。其中第四枚邮票面值为1.20 元,邮票和极限片画面描绘了儿童玩耍的荡秋千游戏。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名词《点绛唇·蹴罢秋千》,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古代少女形象: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瑞士2012年发行一枚附捐邮票,邮票面值为100 分/附捐50 分,纪念儿童附捐邮票发行100 周年。邮票画面描绘了三个孩子在空中晃晃悠悠地荡起了秋千,他们宛如翩翩的彩蝶掠过树梢,恰似轻盈的飞燕跃上蓝天。

人立板上 两手握绳

渐荡渐高 空中往还

人站在木板上,两手握紧绳子,越荡越高,在空中往返来回。

◆法国1975年11月29日发行一套红十字附捐邮票,共有两枚,以四季风景为主题。其中邮票面值为60 分/附捐15 分的一枚,邮票和极限片画面描绘了阳春三月的美丽景色:一片片树叶深绿浅翠,一朵朵野花姹紫嫣红。一只只小鸟声声啼鸣,一对对彩蝶翩翩起舞。一个身穿红裙的女孩在风和日丽的青草地上荡起了秋千,红裙翩翩宛如彩蝶飞舞,衣袂飘飘恰似仙子下凡。宋代诗人僧惠洪有一首《秋千》诗: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

◆中国2017年5月31日发行一套邮票,共有六枚,以儿童游戏为主题。其中第四枚邮票面值为1.20 元,邮票和极限片画面描绘了儿童玩耍的荡秋千游戏。朝前荡,朝后荡,头顶的天空蓝盈盈。荡得高,荡得远,身边的柳条轻飘飘。朝左看,朝右看,脚下的草地绿茵茵……

◆中国2009年发行一套邮资明信片,共有三十枚,邮票画面描绘了映日荷花,邮票面值为80 分,以儿童游戏为主题。明信片封面画面描绘了一架挂在树枝上的秋千,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坐在小木板上,喜滋滋地荡过去,乐悠悠地荡过来。

茶树生山间,高数尺。春时,采其嫩叶,焙干之。用以泡茶,味清而香。饮之,可以解渴。

茶树生长在山中,一般有几尺高。春天,人们采摘茶树的嫩叶,然后把它烘干。(将茶叶)放在开水里冲泡,味道清爽并带有香气。喝这种茶水,可以解渴。

日本1990年5月2日发行一枚地方风情邮票,邮票面值为62日元,邮票画面在茶山郁郁葱葱的背景上描绘了一名头戴白色布巾、身穿格子上衣和红色围裙的采茶女。

◆卢旺达1963年7月1日发行一套邮票,共有九枚,以经济植物为主题。其中邮票面值为30 分,2 卢旺达法郎和10 卢旺达法郎,邮票画面描绘了茶树的青枝绿叶,及其绽开的茶花和成熟的茶籽。

◆中国1997年4月8日发行一套邮票,共有四枚,以茶为主题。中国是茶树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其中第一枚邮票面值为50 分,邮票和极限片画面描绘了一棵枝繁叶茂的茶树;第四枚邮票面值为150 分,邮票和极限片画面是明代画家文徵明(1470—1559)创作于1518年的一幅画作《惠山茶会图》,描绘了暮春时节江南秀丽的山色和幽深的林木。画家邀请几位好友名流赴“天下第二泉”的惠山之麓汲泉品茗、赏景赋诗。

◆日本1997年4月25日发行一枚地方风情邮票,邮票面值为50日元,邮票画面描绘了绵延起伏的茶山深绿浅翠、阡陌纵横,围着浅色布巾的采茶女穿行其中,忙忙碌碌地低头采茶。邮票附票图案描绘了一丛绽开的茶花。

◆中国澳门2000年7月7日发行一套邮票,共有四枚邮票和一枚邮票小型张,以茶艺为主题。其中一枚邮票面值为2.00澳门元,邮票画面描绘了喝龙井茶的茶艺;邮票面值为3.00澳门元的一枚,邮票画面描绘了饮寿眉茶的茶艺;邮票面值为3.50 澳门元的一枚,邮票画面描绘了叹红茶的茶艺;邮票面值为4.50 澳门元的一枚,邮票画面描绘了泡普洱茶的茶艺。小型张邮票面值为8.00 澳门元的一枚,小型张画面描绘了乌龙茶的茶艺,以及醉茶轩茶馆的一副楹联“引茶会友,把盏谈心”。

◆中国2014年6月19日发行一枚邮资纪念封,邮资面值为1.20 元,以老成都风情为主题。纪念封图案描绘了茶客品茗盖碗茶的情景。

◆中国香港2001年9月9日发行一套邮票,共有四枚,以香港茗茶为主题。此套邮票是香港第一套带有香味的邮票,只要在票面轻轻一擦,便会散发出淡淡的茉莉花茶香。其中一枚邮票面值为1.30 港元,邮票画面描绘了茶客品茗的功夫茶;邮票面值为2.50 港元的一枚,邮票画面描绘了用红茶冲泡的港式奶茶;邮票面值为3.10 港元的一枚,邮票画面描绘了饮茶时的各种茶点;邮票面值为5.00 港元的一枚,邮票画面描绘了茶馆饮茶时欣赏国乐表演。

帽(www.daowen.com)

帽,所以护脑,四时皆用之。天暑时,多用草帽。天寒时,多用呢帽,或以锻、布为之。

帽子,是用来保护头部的,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天气炎热时,大多戴草帽。天气寒冷时,大多戴呢帽,或者那些用绸缎、布料制成的帽子。

◆中国发行的绘画艺术明信片,画面采用画家丰子恺的画作《姐妹》,描绘了小姐妹俩出门游玩,在荷塘里采摘了嫣红的荷花和碧绿的荷叶。她们把荷叶戴着头上遮阳,然后手牵着手一起信步走回家来。画面右侧是画家的题字:“折得荷花浑忘却,空将荷叶盖头归。”

◆中国发行的绘画艺术明信片,画面采用画家丰子恺的画作《爸爸回来了》,描绘了家庭中发生的一幕:一个男孩把爸爸的衣物穿戴在自己身上,他头戴浅棕色礼帽,身穿黑丝绒背心,手提湖蓝色皮包,脚穿深红色皮鞋。然后,他手持细细长长的手杖,学着爸爸的腔调,粗声粗气地大喊一声“爸爸回来了”。

◆日本2005年7月22日发行一枚邮票小型张,共有十枚邮票,邮票面值都是80日元,纪念写信日。其中第四枚,邮票画面描绘了一个眉毛弯弯,眼睛圆圆的男孩,头戴天蓝色的绒帽,身穿深蓝色的西服。

◆荷属安德列斯1985年10月16日发行一套附捐邮票,共有五枚,以儿童为主题。其中一枚邮票面值为25分/附捐10 分,邮票画面描绘了一个淳朴可爱的乡村女孩,头戴着轻巧美观的宽檐斗笠。

◆瑞士1995年5月16日发行一套附捐邮票,共有四枚,以民间艺术为主题。其中一枚邮票面值为60 分/附捐30 分,邮票画面在湖蓝色的背景上描绘了一只金灿灿、亮闪闪的宽檐草帽,以及一根天鹅绒般柔滑的黑色丝带。

◆挪威1979年4月26日发行一套邮票,共有两枚,纪念国际儿童年。其中一枚邮票面值为1.80 挪威克朗,邮票画面是画家豪森范尔德(Mathias Stoltenberg)的画作《女孩》(Girl),描绘了一个身穿蓝裙、手持草帽的金发女孩。

◆瑞士1955年2月15日发行一套邮票,共有四枚。其中一枚邮票面值为10 分,纪念当地的葡萄酒节。邮票画面描绘了一只麦草编织的礼帽(Costume hat),以及一串黄澄澄、圆鼓鼓的葡萄。

◆以色列2016年发行一枚邮票小型张,共有四枚邮票,邮票面值都是4.10 谢克尔,以四季景色为主题。其中第四枚,邮票画面描绘了沉睡的大地白雪茫茫,寒冷的大树枝叶凋零。小弟弟头戴蓝色绒帽,身穿浅绿色外衣。小姐姐头戴条纹绒帽,身穿红色外衣。他们在雪地里兴致勃勃地堆着一个小雪人,他们给它戴上了一顶绿色绒帽,还围上了深浅两色的毛绒围巾

◆日本2016年发行一套绘画艺术邮票小全张,共有四枚,以儿童为主题。其中第二枚邮票小全张共有十枚邮票,邮票面值都是82日元。其中第一枚,邮票画面描绘了一个头戴黑色礼帽的小女孩;第六枚,邮票画面描绘了一个头戴蓝色布帽的小女孩;第八枚,邮票画面描绘了一个头戴红色礼帽的小女孩;第十枚,邮票画面描绘了一个头戴白色绒帽的小女孩。

樱桃

群儿游园中。樱桃已熟,形圆而色红。儿采数枚,与弟妹分食之。核小浆多,其味极甜。

一群小孩子在园中游玩。樱桃已经成熟了,圆圆的果实色泽红润。(年长的)小孩摘了几颗,分给弟弟妹妹们吃。(这樱桃)果核小,浆液多,味道非常甜。

◆中国发行的绘画艺术明信片,画面是中国画齐白石九十岁时创作的一幅画作,描绘了一颗颗色泽鲜艳、玲珑剔透的红樱桃,宛如玛瑙般晶莹剔透,好像水晶般流光溢彩。图案上方的画家的题字:若教点上佳人口,言事言情总断魂。

◆中国发行的绘画艺术明信片,画面是中国画家许麟庐(1916—2011)的画作《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描绘了初夏时节的一幕风景。墨绿、碧绿、嫩绿,一片片厚实的芭蕉叶宛如闪闪发光的碧玉翡翠。殷红、朱红、深红,一颗颗熟透的樱桃果恰似熠熠生辉的水晶玛瑙。

◆巴拉圭1968年7月9日发行一套绘画艺术邮票,共有九枚,以儿童形象为主题。其中一枚邮票面值为0.10 瓜拉尼,邮票画面是画家拉塞尔(Russell)的画作《手拿樱桃的小女孩》(Girl with Cherries):密匝匝的鬓发柔细绵长,水汪汪的眼睛灵动流盼。白生生的手臂轻轻抬起,红灿灿的樱桃微微颤动。

◆罗马尼亚1963年9月15日发行一套邮票,共有八枚,以水果为主题。其中一枚邮票面值为1.60 列伊,邮票画面描绘了一串洋红色的樱桃,宛如翡翠丛中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红色宝石。南唐诗人冯延已(904—960)的《采桑子》词中有名句: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马里1982年10月28日发行一枚邮票,邮票面值680 西非法郎,邮票画面是法国印象派画家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的画作《手捧樱桃的男孩》(Boy with Cherries)。

◆保加利亚1984年5月5日发行一套邮票,共有五枚,以水果为主题。其中邮票面值5 斯托丁基,邮票画面描绘了一丛挂在树上的红樱桃(Cherries),宛如一颗颗闪闪发亮的珍珠玛瑙。

◆波兰1996年1月31日发行一枚邮票,邮票面值为40 格罗希,以情人节为主题。邮票画面描绘了两只并蒂的红樱桃,宛如宝石水晶般玲珑剔透、流光溢彩。图案下方是“我爱你”的波兰文字样。樱桃的英文名称(cherry)蕴含珍惜的寓意,可以代表很多美好的事物,例如活泼可爱的女孩,或者生动鲜活的爱情,象征着幸福和甜蜜。

张元

张元南邻,有二杏树。杏熟,多坠元园中。群儿欲取食之,元独不可。群儿问其故。元曰:“是邻家之果,非我所宜取也。”乃与群儿收果,送还邻家。

张元家南面的邻居家,有两棵杏树。杏子成熟时,有很多果实坠落在张元家的园子里。一群孩子想把杏子捡起来吃了,只有张元一人反对。大家问他为什么,张元回答说:“这是邻居家的果实,不是我们应该拿的。”于是他与孩子们一起把地上的杏子都捡起来,送还给邻居家。

◆摩纳哥1994年10月17日发行一套邮票,共有四枚,以杏树(Apricot tree)为主题。其中一枚邮票面值为6.00 法郎,邮票画面描绘了春天的杏树,枝头上开满了粉白色的杏花。杏花含苞待放时是纯红色,绽开花朵后颜色逐渐变淡,花朵凋谢时变成雪一般的纯白色;邮票面值为7.00 法郎的一枚,邮票画面描绘了夏天的杏树,枝条上挂着黄澄澄的杏子;邮票面值为8.00 法郎的一枚,邮票画面描绘了秋天树叶枯萎的杏树;邮票面值为9.00 法郎的一枚,邮票画面描绘了冬天枝条凋零的杏树。

◆中国2016年7月23日发行第二组水果邮票,共有四枚。其中第一枚邮票面值为1.20 元,邮票和极限片画面描绘了圆溜溜、黄澄澄、水灵灵的杏子。宋代诗人欧阳修(1007—1072)的《浣溪沙》词中有名句,描绘了杏子成熟时的一幕:叶底青青杏子垂,枝头薄薄柳绵飞。南宋诗人陆游(1125—1210)的《晚春园中作》中有名句:杨花轻堕檐外影,杏子重压阑边枝。

春夏之交,蚕子始孵化,蠕蠕如黑蚁。稍长而蜕,凡四次,经三四十日,吐丝作茧。

春夏交替的时候,蚕卵开始孵化,(刚孵化出的幼虫)像黑蚂蚁一样蠕动。(幼虫)稍长大些便开始蜕皮,如此反复四次,大约经过三四十天,就吐丝结茧。

◆中国发行的绘画艺术明信片,画面采用画家丰子恺的画作《起视蚕稠怕叶稀》。画面描绘了一名农家养蚕女夜半起身,睡眼惺忪地秉烛细查。竹匾中的桑叶是否足够?家蚕的晚餐能否吃饱?这些直接影响到当年蚕茧的收成。宋代诗人谢枋得有一首《蚕妇吟》,描绘了当时蚕娘的辛苦劳作: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阿富汗1996年发行一套邮票,共有六枚邮票和一枚邮票小型张,以家蚕为主题。邮票面值分别为300 新阿富汗尼、400 新阿富汗尼、500 新阿富汗尼、600新阿富汗尼、700新阿富汗尼和800新阿富汗尼,邮票画面描绘了各种家蚕和蚕蛾;邮票小型张邮票面值为3000 新阿富汗尼,邮票画面描绘了在桑叶上爬行的家蚕,以及破茧而出的蚕蛾。

丝尽,化为蛹,伏于茧中,不食不动。又旬日,成蛾,乃破茧而出。蛾复生子,至明年,又孵化而为蚕。

丝吐完以后,蚕便变成蛹,卧在茧中,不吃也不动。再过一些天,变成蛾子,就会破茧而出。蛾又产卵,到第二年,卵会再次孵化成蚕。

◆摩尔多瓦2009年发行一套邮票,共有四枚,以植物为主题。其中邮票面值为85 巴尼的一枚,邮票画面描绘了一丛丛翠绿的桑树枝叶,及其一串串乌黑的桑葚果实。

◆中国发行的绘画艺术明信片,以家蚕为主题。画面以简练的国画手法,描绘了一片片绿油油的桑叶、一颗颗黑黝黝的桑葚,以及两条白生生的家蚕,它们在鲜嫩的桑叶中不紧不慢地蠕动前行。桑梓之地,乃父母之邦。

◆中国2015年2月4日发行第一组“二十四节气”邮票。其中第六枚,邮票和极限片画面以“谷雨”节气为主题,描绘了江南养蚕的一幕:一张张竹匾层叠堆放,一个个蚕娘日夜操劳。一片片桑叶香消玉殒,一条条家蚕腰圆体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