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手术概述

第三节 手术概述

建立体外循环要求上腔静脉插管采用弯头插管,prolene线缝荷包,尽量高些,升主动脉插管尽量高。在体外循环全身降温至28~30℃,开始切除病心,右房切除在右心耳的基底部边缘开始,当切口逐渐接近房室沟时,切口通过房间隔上面进入左房顶部,深部的切口轻轻延至右房附加物的周围(将和心脏一起移走),然后回到房室沟,将切口往下,以上面同样的方式进入左房,接近冠状窦。连接房间隔的上下切口。主动脉与肺动脉尽可能接近的横切,在左房顶部切断肺动脉与主动脉,朝左、右肺动脉的开口进行修剪,使之在分叉处形成一较宽的开口。最后将心脏移出病人的胸腔,准备移入供者的心脏。

供心修剪:从下腔向上向右朝右心耳剪开右心房,使右心房成一袖口;对角线剪开4个肺静脉开口,形成左房袖口。

(一)经典法

供心的植入从左房袖口与受者残余左房部分开始,右边的缝线把供者左房壁与病人的房间隔相连,开始右房连接,肺动脉的连接用标准的端端连接方式以4-0prolene缝线进行缝合。接口打上标志以便进行后来右室的排气,最后进行主动脉端端吻合。在牢固的缝合心脏之前,每个心腔内加入等渗的冰盐水,同时在缝好每根缝线之前,往心包里加入等渗冰盐水,以便获得移植过程中的低温。在阻断钳移开之前,注意左心系统的排气。在主动脉先前放置好的荷包缝合处,放置一个排气针,利用强大的负压,同时向肺通气将气体从左室及右室排尽,然后打紧缝线。肺动脉缝合注意避免血管扭曲(图4-1)。特点:操作方便,吻合口少(左房-右房-主动脉-肺动脉4个),速度快,术程短,吻合口漏血少。但术后左房、右房的几何结构改变,心房过大,易导致心律失常、房内血液滞留、血栓形成及房室瓣反流等现象,存在双窦房结。

(二)全心法

特点是完整保留供心形态(图4-2)。进行受体与供体的左、右肺静脉及上、下腔静脉、主动脉和肺动脉吻合,共有6个吻合口,相对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该方法使用较少。

(三)双腔静脉法

操作上要比全心脏原位移植法简单,减少了左房吻合口漏血的机会,吻合口较多(左房-上腔静脉-下腔静脉-主动脉-肺动脉共5个),速度稍慢,术程稍长。术后右房、左房的几何结构无明显改变,具有全心脏原位移植的优点,避免了心房内血流紊乱及房室瓣反流,其手术操作方法除了左房吻合按标准法进行外,其余操作方法基本与全心脏原位移植方法相同(图4-3)。

图4-1 经典法

图4-2 全心法

图4-3 双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