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了韵脚的马——一篇押a韵的童话

长了韵脚的马——一篇押a韵的童话

有个作家张嘉骅,喜欢写童话,最近脑筋出了岔,专门找韵押——哈啦哈啦,巴啦巴啦,你聪明,我傻瓜!经常看到他把头皮抓,就算走在路上,也是吱吱哇哇,还差点将狗大便看成花。

有一天,他写了一匹小马,眯眯的眼睛,戴着眼镜,长长的下巴,好像木瓜,四只蹄儿踢踢踏踏,噼里啪啦,居然也会把韵押。更怪的是,这匹小马在稿子里头开始对写稿的作者说话:“喂,人家不过是匹马,为什么连走路也要把韵押?”

一听“文字马”说话,张嘉骅吓得裤子险些往下滑。指尖掐了掐,心头压了压,他镇定回答:“不为阿拉丁,不为唐老鸭,只为孩子读童话,能够跟着‘韵脚’体会语言美妙,而且开心笑哈哈。”

小马想了想,马上又说话:“为了孩子那也罢,但我又该怎么迈步伐,押韵才不会起摩擦?”

“这个问题好回答,只要找到节奏感,押韵自然有办法。”

张嘉骅于是做示范,写了首“小马歌”,引导它来踏——

“小马小马,红红脸颊,踢哩踢哩去玩耍。这边走走,那边踏踏,经过满地野菊花。问候鸟儿,问候野鸭,还有河里的小虾。不怕风吹,不怕雨打,玩得高兴就回家。”

张嘉骅问:“怎么样?小马,你了解了吗?”

小马点点头。“真是教我好惊讶,原来押韵很简单,一点儿也不复杂。”说完,高高兴兴把脚跨,不经水洼,稀里哗啦,不踏青蛙,咕呱咕呱,就只一步一步踩在“搭”“答”“打”“大”,一路把韵押。

然而小马走着走着,停住脚步,眼睛眨了眨。

“怎么啦?”

“脚会押韵虽不差,可爱模样却没有人画。”

张嘉骅一听傻了傻,原来这匹“文字马”,心里想要有个分身“图画马”。

想有“图画马”,当然找画家。正巧有个画家朋友叫赖马,画图本事人人夸,因此张嘉骅就将稿子寄给他,请求他来画。

赖马接信后,稿子一摊,里头的小马又说话:“喂,听说你很会画画,是不是叫赖马?”

瞧见“文字马”开口,赖马也惊讶,可他还是把话答:“一点也没错,正是在下。”

“为什么叫赖马?赖马是什么马?爱耍赖的马?还是什么都赖不掉的马?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难道会是只喜欢赖床的马?”没等人家回答,又接上一句问话,“瞧你的样子倒也优雅,可是为什么长得瘦巴巴?你的三餐都吃啥?是不是不吃饭来只吃花?”

真是一匹啰唆的怪小马!赖马一句话想将它打发:“你到底要不要画?要画的话,就乖乖地闭上嘴巴!”

说得小马不敢叽里呱啦,赖马也可以专心地来作画。

既然是匹怪小马,当然就有怪画法。身体画得像胡瓜,脖子画得像喇叭,尾巴绑只大蛤蟆,四只蹄穿上印有音乐符号的鞋袜。至于头部,依照作者描述,眼镜戴一副,再添个木瓜状的长下巴。画好以后,图稿文稿一并寄去给作家。

小马兴奋得叫哇哇,忙说:“快看快看,看他画成什么马?”

张嘉骅欢喜地来看画,一看之下,忍不住笑哈哈,大叫一声:“天啊,我的妈!”原来小马的头部,英俊“稍傻”,样子居然画得好像他!

(选自《长了韵脚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