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与中脘穴

胃痛与中脘穴

一天,小奇去医院找妈妈,妈妈正在给病人腿上扎针。“妈妈,那位叔叔胃痛,你为什么给他针膝盖上的穴位呀?”

“你说的这个穴位叫梁丘穴,它可是治疗胃痛的要穴,按揉梁丘穴就能缓解胃痛!你可以学一下。”

“妈妈,有一天我同学上课的时候胃痛起来,趴在桌上腰也直不起来。你快教教我吧,下次我可以帮他按梁丘穴!”

“小奇真是个好孩子!梁丘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就在膝上方肌肉隆起的部位,好像梁谷积聚的丘陵,故有此名。它有理气和胃、通经活络的功效呢。取穴时,可以让他正坐屈膝,在膝髌外侧向上2寸有一个凹陷处就是。”

“妈妈,这个穴位好像不好取呀!”

“妈妈再教你一个取穴的诀窍。有句话叫‘宁失其穴,不失其经’。说的是取穴最重要的是要在经脉上取,当穴位定不准的时候,可以沿着经脉上下试着按压,压痛或酸胀最明显的地方就是穴位所在之处。”

“太好了,我来给妈妈试试。”说着小奇就按这个方法在妈妈腿上找梁丘穴,真的在膝上方2寸左右有一个很敏感的点。

妈妈说:“这就是梁丘穴。梁丘穴可以治疗很多急性的不适、疼痛,比如胃痉挛、急性肠胃炎、腹泻,还有膝痛,都可以按压梁丘穴来缓解。每次压20秒,休息5秒,再继续。如此重复几次,疼痛便会渐渐缓解。”

“妈妈,太神奇了!只要在足阳明胃经循行的腿上按梁丘穴就能缓解胃痛。那如果我在腹部按揉是不是也有效呢?”

“小奇爱动脑筋,很棒啊!经络系统还有一个重要的机制,就是募穴和背俞穴。背俞穴,还记得上次跟你讲肺俞的时候,我说过,那是肺气输注联系背部的一个穴位,所以肺有病时可以取肺俞穴。要知道,体内各脏腑之气都在背部的膀胱经上汇聚联系了一个穴位,所以有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小肠俞等。当胃不适时,在‘胃俞’附近会有反应点,按压这一部位,也能缓解胃的不适。”

“那什么是募穴啊?”小奇听得很兴奋,一点也不给妈妈喘气的机会,紧接着追问下去。

“募穴与背俞穴相似,它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脏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它们的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的部位相近。胃的募穴是哪里呢?就是中脘穴。中脘穴在前正中线上,上腹部脐中上4寸的地方,也是一个治胃病的要穴。”

“妈妈,你说了3个穴位,一个在腿上,一个在背部,一个在腹部。当胃痛的时候,按哪个穴位好呀?”

“如果是急性胃痉挛,按压梁丘穴的止痛效果最好。我们可以先在梁丘穴按揉,等疼痛稍缓解些了,再在背部的胃俞穴按压。一般来讲,急性胃痛时尽量不要在中脘穴按,经验不足的人处理不当的话,有时反而会加重胃痛。如果是胃寒的话,可以在中脘穴施灸,点燃艾条后对准穴位微微旋灸,直至中脘部微微温热感。这对慢性胃炎或吃冷饮太多,消化不良很有效呢。”

知识小链接

1. 梁丘穴

为足阳明胃经穴,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主要用于治疗膝胫痹痛、下肢不遂、胃痛、乳痈。

2. 中脘穴

任脉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主要用于治疗胃痛、吐泻、黄疸、饮食不化、失眠。

“不过,妈妈还要再交代一下。如果遇到剧烈疼痛,首先要报告老师,需要的话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能自作主张贻误了病情。”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