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家装给水排水技能要求、方法与注意事项
家装给水排水技能的一些要求、方法与注意事项如下:
1)水路施工主要步骤为:水路开槽→铺设冷水管和热水管→安装龙头和五金挂件→闭水测试。
2)安装排水管需要以明装为主,以方便清通修理。
3)暗装也需要考虑设备打开方便。
4)一般而言,立管和横干管保温,支管不必保温。如果支管太长,则也要保温处理。
5)一般水管不需要保温处理,也就是短距离热耗损不是很大的水管,可以不需要保温处理。如果走管太长,则热耗损大,水管需要保温处理。
6)原则上水管能够明装就明装,因为,明装维修方便,维修受牵连的方面也少。因此,家装吊顶、隔断等能够遮住的情况下,一般明装。
7)布线需要符合水管在下、线管在上的要求。
8)穿墙洞尺寸要求:单根水管的墙洞直径一般为6cm,两根水管墙洞直径一般在10cm或打2个直径为6cm的墙洞分开走。
9)镀锌管道端头接口连接必须绞八牙以上,进管必须五牙以上,不得有爆牙现象。另外,生料带必须在六圈以上方可接管绞紧。
10)各给水管水头出水情况需要正常。
11)各空调排水位置、排水管道布置与室外机的位置要合理。
12)各类阀门安装位置需要正确且平正,并且留有合适的检修口,便于维修。
13)给排水管材、管件需要符合现国家标准的要求。冷水管、热水管可以采用塑覆铜管或塑覆铝管,排水管需要采用硬质PVC排水管材管件。
14)给排水管道敷设需要符合横平竖直的原则。
15)高层建筑,底层污水管道不宜与其他管连接,应单独排至室外。
16)各常用水头与排水位置需要正确、合理。
17)各地漏、排污管等需要考虑做防臭弯。
18)给水管道上如有水表,需要查明水表型号、安装位置、水表前后阀门设置情况。
19)给水系统在家庭用户中主要是指进水管的布置。
20)管道敷设在转角、水表、水龙头、闸筏、管道终端10cm处均需要设置管卡,与管卡连接的墙体或其他结构物必须牢固不能松动。
21)合理布置进水管、排水管,不仅起到优化组合、合理利用的目的,也可以起到对房屋装饰美观的作用。
22)开墙水槽的宽度,单槽为4cm,双槽为10cm,墙槽深度一般为3~4cm。
23)冷水管与热水管间一定要留出间距。
24)明管热水管一般需要保温处理,这样可以防止热耗损,还可以避免水管烫人,以及冬季炸管的发生。
25)嵌入墙体、地面的不锈钢管道需要进行防腐处理,以及用水泥砂浆保护。
26)热水器安装需要端正,进水口与进气口均需要安装阀门。
27)热水器的冷水管、热水管的水头间距为15cm。
28)室内给水管总阀位置需要合理,便于维修,以及有利于后续设备的安装。
29)室内排水管需要查明设备布置情况,对阳台污水管,需要查明雨水斗的型号等。
30)水电管线验收合格后,需做水泥砂浆护坡层保护管线。
31)水管材料需要符合设计与业主的要求。
32)水管管道敷设需要符合左热右冷,上热下冷的原则。
33)水管需要选择厚壁的水管,严禁使用薄壁管。
34)开水槽需要横平竖直,墙槽高度根据用水设备而定。
35)冷水管、热水管水头需要水平,位置应便于热水器的安装,以及不得安装在瓷砖腰线上。
36)水路管线固定卡子每400mm固定一个。
37)水路开槽后,需要用防水涂料对管槽进行涂刷,以防止漏水发生造成损失过大。
38)水路施工前,需要对预计进行水路改造的线路进行弹线确认。
39)水路在吊顶内施工时,遇到水管交叉情况,需要热水管在上,冷水管在下,间距在20mm以上。
40)水压测试需要打到0.6MPa以上,并且保持在20min以上,允许压力下降0.1MPa。
41)踢脚线处的管线需要符合后续踢脚线与墙面的平直安装。
42)拖把池水头位置、排水方式需要合理。
43)排水管安装要便于安装和维修。
44)排水管需要都做通水试验。
45)排水管宜以最短距离通至室外。
46)排水系统在家庭用户中主要是指排水管的布置,例如盥洗室中洗脸盆、浴盆、坐便器、阳台上污水管等。
47)污水排水立管应设置在靠近杂质最多、最脏及排水量最大的排水处,以尽快地接纳横支管的污水,减少管道堵塞机会。另外,污水换管的布置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转角及曲折,尽量作直线连接。
48)洗衣池水头位置、排水方式需要合理。
49)洗衣机下水口不能有地漏返水等异常现象。
50)排水管的排水坡度需要符合规范要求:排水管不小于2%,排污管不小于5%。
51)排水管间的套管内必须涂刷专用胶水。
52)新装的给水管道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加压试验,金属及其复合管试验压力0.6MPa稳定10min,管内压力下降需要不大于0.02MPa,无渗漏。塑料管内试验压力0.8MPa,稳压20min,管内压力下降需要不大于0.05MPa,大于0.05MPa,无渗漏。塑料管检测时,需要采用试验力0.05MPa,无渗漏。
53)装修时,需要查明卫生器具、用水设备的类型、数量、安装位置、定位尺寸等。
54)装修时,需要弄清楚干管、立管、支管的平面位置与走向、管径尺寸、立管编号,以及从平面上可以清楚地查明管路是明装还是暗装,以及施工方法。
55)装修时,需要弄清楚给水引入管、污水排水管的平面位置、走向、定位尺寸,以及与室外给水排水管网的连接形式、管径、坡度等要求。
56)坐便器下水孔位置需要便于安装。
57)目前,家装水管一般采用PPR水管。
58)工程竣工后,需要提供水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