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美国注册会计师霍夫曼1998年提出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其英文全称为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的思想,此后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全球范围内主要资本市场持续投入力量研究XBRL,从自愿报送到强制报送,逐层深入地实施着XBRL财务报告。XBRL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被众多国家尤其是西方成熟资本市场采用,是因为它能够有效地提高信息质量,解决以往非结构化财务数据的问题。

按照XBRL国际组织[1]的定义,XBRL是XML(可扩展标记语言,其英文全称为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在财务报告信息交换方面的一种应用,是目前被应用于财务信息处理中的一项最新技术。它使用XML技术中为数据打标记的方法,对财务报告中的数据打上了各种会计概念的标签,实现了财务报告数据的自我描述,使计算机能够将财务报告中的数据与财务报告所使用的会计概念建立对应关系,从而“读懂”财务报告。

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在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2002年便着手XBRL项目的研究。在经历了基础研究、探索试点、推广发展等阶段后,XBRL步入全面实施的进程。2008年12月,上交所决定全面推行上市公司年年报XBRL形式的披露,要求A股上市公司从2008年年报披露开始,须提交PDF格式文件和XBRL实例文档,并同时在上交所网站披露。深交所则在上市公司2008年报信息披露开始之际,推出“XBRL上市公司信息服务平台”,要求上市公司同步披露XBRL财务报告。

但它们的实施效果如何呢?目前国内鲜有文献对其进行实证研究。XBRL财务报告的实施不仅是新技术的实施,而且还是信息披露政策的实施。XBRL财务报告是否在提高信息效率方面达到了预期效果呢?对于财务报告的普通使用者,XBRL财务报告对他们的信息搜寻成本、信息分析处理能力以及信息使用效率是否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于证券分析师,公司财务报告是分析师预测研究活动最重要的信息来源,XBRL财务报告是否有助于提高分析师的跟踪预测效率以及预测质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种新技术或新政策的实施需要实践去检验,通过总结分析做出优化或微调。因此有必要对XBRL财务报告的实施效果进行深入地研究。

本著作主要基于XBRL对信息效率的影响,从股价同步性和分析师预测的角度研究上交所和深交所实施XBRL财务报告的效果,并利用2007—2012年XBRL实施前后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第一,XBRL财务报告虽然现阶段只是传统格式财务报告的一种有益补充,但从信号传递的角度,上市公司同时提供PDF和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发送了更多的信号,或者说是增加了发送信号的方式。从信息甄别的角度,虽然在发布时间上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与传统格式财务报告没有能够体现及时性和相关性等优点,但在搜寻信息、加工信息和生成信息上,投资者能够高效地完成信息甄别过程。

第二,XBRL财务报告使信息披露的格式标准化,能够有效降低投资者的信息处理成本,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加速公司特质信息并入资产的价格,进而降低股价波动的同步性。本著作首先从纵向角度检验我国A股上市公司实施XBRL财务报告前后股价同步性的变化;然后基于上交所与深交所XBRL财务报告的实施形式与实施范围的差异,进一步从横向角度检验上交所与深交所上市公司之间实施效果的差异。经过对我国2007—2012年8436个样本公司的实证检验,XBRL财务报告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股价同步性。上交所与深交所实施XBRL财务报告的方式有所差异,但在降低股价同步性的效果上,两个交易所实施XBRL财务报告不存在显著差异。上交所XBRL平台展示了包括财务报表附注在内的更为丰富的信息,其中包含可供投资者挖掘的公司特质信息可能更多,而深交所XBRL上市公司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贴近用户,提供了横向比较及纵向比较的功能,最终体现出更好的网页呈现效果及披露总体质量。

第三,上市公司的定期财务报告是分析师重要的公共信息来源。财务报告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证券分析师的预测研究行为,证券分析师使用XBRL财务报告后,将大幅降低他们的数据采集成本,提高对公司定期财务报告的利用程度和挖掘深度,进而提高盈余预测的效率和质量。本著作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实施XBRL财务报告对分析师的预测研究行为的影响,然后从分析师跟踪预测效率和预测质量两个维度进行实证检验。其中分析师预测效率方面检验了实施XBRL财务报告对上市公司研究报告数量、分析师跟踪人数、预测更新效率和分析师研究报告预测项目数的影响;预测质量方面则检验了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分歧度和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交所与深交所实施XBRL财务报告后,在预测量方面,上市公司的预测报告数量和分析师跟踪人数均明显上升;在预测效率方面,上市公司被预测分析的频率和研究报告中的预测项目数量也都显著增加;在预测质量方面,实施XBRL后分析师预测分歧度显著降低,准确度显著提高。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构持股较高的公司能够吸引更多的分析师进行跟踪与预测,分析师对机构持股较低的公司的关注度则明显不足。实施XBRL财务报告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在分析师跟踪及预测效率上提升幅度更大。

本著作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理论上基于XBRL与信息效率这条主线,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有效市场假说等理论分析XBRL对信息链上各要素的影响,逻辑推导出XBRL通过提高信息效率进而对股价同步性、分析师跟踪与预测的影响。

第二,从股价同步性的角度研究XBRL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实施效果,而股价同步性正是国际上研究信息效率的主要切入点。本著作不仅纵向检验我国A股上市公司实施XBRL财务报告前后股价同步性的变化;而且横向检验了上交所与深交所之间实施XBRL财务报告效果的差异。

第三,从分析师预测的角度研究XBRL财务报告的实施效果。国内外学者研究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因素大多从分析师人数、预测分歧度和预测准确度三个角度展开,其中预测分歧度和准确度属于预测质量(或预测效果)的范畴,却鲜有文章研究分析师预测的效率,本著作的研究填补了此研究方向的不足。上市公司被分析的次数和跟踪分析师的人数并不能有效地衡量预测效率,因为分析师供给的增加同样可以达到此效果。本著作的创新点在于不仅从分析师报告数量层面研究实施XBRL财务报告对分析师预测更新频率的影响,而且从研报内容层面研究对分析师预测项目数的影响。结合分析师报告数量与内容两个层面,能够更有效地衡量分析师预测的效率。

【注释】

[1]XBRL国际组织是一个全球性联盟,致力于通过合作建立一种通用的基于XML的业务报告语言,其成员包括大型国际公司、协会和政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