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实施XBRL财务报告的制度背景,然后分别从股价同步性、分析师预测的视角进行理论分析。
在XBRL与股价同步性的理论分析中,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和策略、投资者行为和能力分析信息不对称的产生原因。XBRL财务报告虽然现阶段只是传统格式财务报告的一种有益补充,但从信号传递的角度,上市公司同时提供PDF和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则发送了更多的信号,或者说是增加了发送信号的方式。从信息甄别的角度,虽然在发布时间上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与传统格式财务报告一样没有能够体现及时性和相关性等优点,但在搜寻信息、加工信息和生成信息上,投资者能够非常便利地对某个特定指标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并且参与比较的信息数量越多,单位信息处理时间越短,投资者能够高效并有效地完成信息甄别过程。在基于有效市场假说的分析中,分别阐述了“理性经济人”和“无成本获得信息”的局限性。在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中,指出信息获取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证券市场的运转效率,并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在信息与噪音交错混合的证券市场,每一个投资者都面临一个成本——效益的权衡以决定应该获取多少信息。并且不同特征的投资者,其信息搜寻成本存在很大差异,个人对相同信息的反应可能不同。XBRL财务报告标准化了信息披露的格式,能够有效降低投资者的信息处理成本,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加速公司特质信息并入资产的价格,进而降低股价波动的同步性。
在XBRL与分析师预测的理论分析中,首先从我国分析师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分析师的信息中介角色的定位入手,详细了解分析师的工作流程。然后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分析师预测研究数据,从证券分析研究机构数量、分析师数量、研究报告数量(年度和月度)、行业分布等方面做了初步分析,验证了上市公司发布的定期报告仍然是证券分析师进行盈利预测的重要信息来源。财务报告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证券分析师的预测效率和质量,证券分析师使用XBRL财务报告后,将大幅降低他们的数据采集成本,提高对公司定期财务报告的利用程度和挖掘深度,进而提高盈余预测的效率和质量。在预测效率方面体现为研究报告数量、分析师跟踪数量、分析师预测更新频率以及分析师研究报告中预测项目数量;在预测质量方面体现为盈余预测分歧度和预测准确度。
【注释】
[1]摘自《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13)》分报告之四。
[2]资料来源: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员工培训资料,2005,黄燕铭等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