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股票市场是充斥着信息与噪音的市场,信息引导股价的波动,进而影响着资源配置的效率(Francis et al., 2004)。股价作为信息的传导机制发生扭曲则出现“噪音”,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真实有效的股价信号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问题,投资者可以根据价格信号作出符合期望效用的投资决策,提高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Durnev et al., 2004)。股价中包含公司层面的信息越多,越接近上市公司的实际价值,就越能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股价同步性即股价随市场“同涨同跌”的程度,根据Roll(1988)的理论,拟合优度指标R2度量了股价波动中被市场和行业层面的信息所解释的部分,越高的R2意味着股价中包含较少的公司特质信息。新兴资本市场相对于西方发达资本市场,价格有效反映公司特质信息的能力较差,“噪音”偏大。在Morck et al.(2000)的研究中,中国股价波动的同步性仅次于波兰,位居世界倒数第二;而在Jin & Myers(2006)所考察的40个国家中,中国股价波动的同步性则位居倒数第一;李增泉(2005)从所有权结构的角度验证了我国具有较高的股价同步性,并且国有控股公司的股价同步性显著高于非国有控股的公司。

XBRL通过降低投资者的信息处理成本,帮助投资者充分挖掘公司信息,提高信息效率,使股价能够更充分地反映公司特质信息。因此,理论上XBRL财务报告的实施能够降低股价的同步性,提高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Maines & McDaniel(2000)将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财务分析行为分解为三个流程,即信息获取、信息评估和信息组合。信息获取发生于使用者发现并阅读特定的财务信息片段;信息评估必须由使用者结合公司的财务状况与表现评价信息的含意;信息组合包括吸收不同的信息片段并权衡这些信息的含意,最终达成公司财务状况的总体判断或相关决策,比如投资公司股票。Hodge et al.(2004)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考察XBRL财务报告对非专业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发现XBRL财务报告确实提高了财务信息透明度,使用XBRL的组员在获取信息和整合信息方面的能力显著高于对比组成员;Debreceny et al.(2005)和Pinsker & Li(2008)研究发现XBRL财务报告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的信息披露水平和财务信息透明度。投资者的财务分析行为不同程度地从XBRL中受益,XBRL财务报告使信息的处理能力及效率大幅提升(SEC, 2005; Hoffman,2006)。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在信息与噪音交错混合的证券市场,每一个投资者都面临一个成本效益的权衡以决定应该获取多少信息。个人对相同信息的反应可能不同,比如他们的先验概率可能不同,由此导致后验概率也不同,因而当面临相同证据时决策也不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即使有些信息可以免费获取,比如动辄上百页的众多公司年报,由于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有限,使得这些信息不能被充分利用。信息处理的成本可能会延迟信息并入资产价格或给信息环境制造噪音。Veldkamp(2006)指出,当信息加工有一个高昂的固定成本时,理性的投资者会仅购买一套作为替代品的信息,导致仅仅一小部分昂贵的公司特质信息并入股价的形成过程。当普通投资者可以方便廉价地获取公司特质信息时,他们会增加对这些可能并入公司股价的公司特质信息的需求。因此,信息处理成本的降低将加速公司特质信息并入资产的价格。

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管理层和其他内部人员可能比外部投资者掌握更多公司当前状况以及未来前景的信息,以牺牲投资者的利益来谋取自身的信息优势利益。如果投资者获取公司信息的成本过高,将会产生逆向选择,不再去区分噪音与信息,资本市场的效率将受到严重影响。经验证据表明,XBRL财务报告的实施改善了企业的信息披露,投资者的信息搜寻及加工能力得到提升,从而降低了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水平。Yoon et al. (2010)通过对韩国证券市场的研究[4],证明了XBRL的实施能有效降低韩国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水平,并且资产规模较大的公司实施效果要优于中小规模的公司。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就上交所和深交所披露XBRL实施方式来看,其XBRL财务报告均是在正式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填报软件或网上填报生成XBRL财务报告,与PDF格式的财务报告同步披露。所以就目前两个交易所的实施情况来看,XBRL财务报告在相关性、可靠性和及时性上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提升效果有限,结合其法律地位,XBRL财务报告只能定位于PDF格式财务报告的有益补充。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尽管两个交易所实施的XBRL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其在信息的可比性上还是展示了强大功能,而这也恰恰是外部投资者在信息的搜寻及加工过程中最需要的。

XBRL的实施可以降低信息的处理成本(SEC,2009),从而提升公司特制信息并入公司股价的能力。一个重要表现就是XBRL财务报告能够加快公司特质信息的生产,促使投资者更多地依赖公司特质信息而不是噪音信息。结果就是,股价的波动更多反映的是公司特质信息,因而股价随市场波动的同步性降低了。这就引出本文第一个假设:

H1:XBRL财务报告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股价同步性。

上交所与深交所实施XBRL财务报告的方式不同,可能会导致实施效果存在差异。本文将上市公司分为两组: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与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上交所和深交所使用的XBRL分类标准不同,上交所使用的“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类标准”是自主开发的,并得到了国际组织的认可;而深交所使用的分类标准是依据XBRL2.1规范和FRTA1.0的框架,按照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系列准则的要求制订的。分类标准之间的差异给信息的使用者带来不便。

其次,两个交易所在提供XBRL应用服务方面有较大差异。上交所XBRL平台提供XBRL实例文档的浏览查看功能,提供包括财务报表附注在内的丰富信息,投资者可以选择同行业不超过3家上市公司进行深度分析[5],并就一个或多个指标绘制柱状图或折线图(见图4-1);而深交所XBRL上市公司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公司主要指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以及数据的纵向对比和不超过4家公司的横向对比,并向投资者提供实例文档的下载(见图4-2)。

聂萍和周戴(2011)从网页呈现质量的角度,采用专家咨询法对上交所、深交所、中国台湾证券交易所、美国SEC和以色列证券交易所的XBRL服务平台进行评分。无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还是网页适航性,深交所XBRL平台的得分均高于上交所。最终深交所XBRL平台披露的总体效果得分高出上交所近6个百分点,但就XBRL财务报告信息含量而言,上交所XBRL平台展示了财务报表附注信息,其中包含可供挖掘的公司特质信息可能更多。两个交易所的XBRL平台在网页呈现质量和信息含量上的差异都可能导致更低的股价同步性,在此本文尝试提出第二个假设:

H2:在降低股价同步性的效果上,两个交易所实施XBRL财务报告存在显著差异。

图4-1 上交所XBRL平台示例

图4-2 深交所XBRL平台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