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引言

第一节 引言

XBRL财务报告是一个数据和标记的集合[1],通过XML技术为财务报告中的数据打上各种会计概念的标签,使计算机能够将财务报告中的数据与财务报告所使用的会计概念建立对应关系。XBRL能够有效减少数据的重复录入,提升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能够方便地利用计算机工具对财务报告进行充分的挖掘,获得决策有用的信息(Rezaee & Turner, 2002; Malnig, 2005)。

XBRL发展的最初动力源自监管部门[2],2008年12月上交所决定全面推行XBRL财务报告,要求上市公司同步提交定期报告的PDF文件和XBRL实例文档,并在上交所官方网站同时披露;深交所也在2008年年报信息披露开始之际推出“XBRL上市公司信息服务平台”,同步披露XBRL财务报告。自2002年底我国提出XBRL标准构想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 XBRL财务报告是否在提高信息效率方面达到了预期效果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有必要对XBRL财务报告的实施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

西方关于XBRL的实证研究,有相当部分是围绕XBRL自愿或强制报送计划[3],研究XBRL对公司治理和经营业绩的影响。国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XBRL分类标准以及对信息质量的影响,目前还没有相关成果从股价同步性的角度研究XBRL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实施效果,而股价同步性正是国际上研究信息效率的主要切入点。本文结合交易成本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进行分析,利用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XBRL财务报告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股价波动的同步性;尽管两个交易所实施XBRL方式有所不同,在网页呈现质量和信息含量上各有所长,但在降低股价同步性的效果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贡献在于从股价同步性的角度研究XBRL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施效果,为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实施XBRL分类标准及建设XBRL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了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