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结
XBRL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被众多国家尤其是西方成熟资本市场采用,是因为它能够有效地提高信息质量,解决以往非结构化财务数据的问题。西方关于XBRL的实证研究,有相当部分是围绕XBRL自愿或强制报送计划,研究XBRL对公司治理和经营业绩的影响。国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XBRL分类标准以及对信息质量的影响,目前还没有相关成果从股价同步性的角度研究XBRL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实施效果,而股价同步性正是国际上研究信息效率的主要切入点。
2009年上交所与深交所正式要求上市公司同步披露PDF和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理论上讲XBRL财务报告的实施可以降低投资者的信息处理成本,提高信息效率,股价能够更充分地反映公司特质信息,从而降低股价的同步性,提高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利用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上交所和深交所实施XBRL的效果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XBRL财务报告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股价波动的同步性;尽管两个交易所实施XBRL方式有所不同,在网页呈现质量和信息含量上各有所长,但在降低股价同步性的效果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的贡献在于从股价同步性的角度研究XBRL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施效果,为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实施XBRL分类标准及建设XBRL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了经验证据。
【注释】
[1]XBRL中这个数据和标记的集合称为实例文档。
[2]2002年我国证监会便将XBRL选定为上市公司电子化披露的格式标准,200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试点应用XBRL实例文档的报送,但并未同步披露。
[3]2005年美国SEC启动XBRL自愿报送计划,2009年1月逐步实施XBRL财务报告强制报送。加拿大证券监管署于2007年1月实施XBRL自愿报送计划。日本要求所有上市公司从2008年第二季报开始提交XBRL财务报告。
[4]韩国从2007年10月实施XBRL财务报告强制报送计划,是全球率先实施强制报送计划的国家之一。
[5]2013年上交所对网站做了局部调整,加入了同一企业纵向比较的功能。